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9.02.007 国际新闻通讯社是推动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助力。作为国际著名的新闻通讯社,路透社因其经营理念与区域布局的偏向,较早地在东亚地区的新闻通讯业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从19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其他各国通讯社相比较,路透社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始终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故而也对东亚各国的政治、外交、新闻传播等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欧美各国认识和了解东亚地区政治、市场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路透社在东亚地区业务的全面展开与深远影响,迄今仍缺乏研究。作为路透社史的权威著作《路透社的世纪(1851-1951)》,其中有关在东亚的业务仅寥寥数笔①。至于涉及此问题的著作,此前以仓田保雄的《路透其人和路透社》为代表。该书作者自称它并非一部学术式传记,故述及路透社在东亚建立分社等问题,并未细致地考辩史事,也未注明史料依据②。近年来,有学者撰写《日本的新闻宣传与路透社在东北亚的新闻帝国(1870-1934)》一书,讨论了路透社在东北亚业务经营与日本舆论宣传的互动影响③。 至于有关路透社与近代中国的研究,似尚付诸阙如。由于晚清民国时期路透社在华档案不知所踪(可能搬迁回伦敦总部,或东亚其他分社),而作为现今仍在运营的国际机构,伦敦总部的档案亦未对外完全开放,对学者研究路透社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造成一定的困难。不过,中方档案及在华中文报刊尚可提供重建基本史实脉络的文献基础,且能呈现路透社与中国政府、各报刊的合作与互动。有鉴于此,本文以日俄战争时期路透社与清政府正式合作为时间节点,依据清朝方面的电报档案,以及在华的中英文报刊资料,以清政府接收和使用的路透电报及尝试合作为中心,梳理日俄战争以前路透社在华早期活动情形,以及它与清政府接触与尝试合作的基本史实,一方面致力于梳理路透社在华与官方合作业务的发源,另一方面希望有助于深入探讨清政府如何认知各国情势及其与欧美接轨的问题。 一、东亚舆情要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向英国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中国的市场与政治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欧美列强的关注对象。有关中国市场贸易的相关信息,长期以来依赖航船的往来及贸易人员的报告。据研究者称,在这个时期,从伦敦到远东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要花耗约50天④。如此长的周期,无论是时效性,还是专业性,必然大打折扣,都会为贸易带来不便。 在此情势下,欧美列强欲获取关于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贸易、政治信息,亟需有专业的通信机构来承担。1851年,路透社迁至伦敦营业,其新闻通讯业务不仅着眼于欧洲大陆,而且谋划拓展在美洲、亚洲的事业。 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美洲棉花原料的出口随之受限,因此英国的棉纺织业不得不依赖亚洲的棉花原料与棉纱市场。路透社以此为契机,开始在亚洲拓展通讯业务。1866年,亨利·柯林斯(Henry W.Collins,又译克伦茨)在印度孟买正式建立路透社分社。此后其业务继续向东拓展。1871年,先后在新加坡、爪哇、上海建立机构⑤。 在电报无法直接联络欧亚大陆之前,路透社起初也利用航运公司作为传递英国、印度及中国棉业市场行情的媒介。在欧洲至印度的电报线路铺设以后,则以锡兰作为路透社连接东西方通讯的中心。1869-1872年间,随着丹麦大北电报公司铺设好联结欧洲至东亚的海底电缆,柯林斯先后在新加坡、上海、长崎、横滨等地建立分社,并以1871年底在上海建立的机构作为路透社远东通讯业务的中心⑥。至此,路透社的电讯,成为传递东西方贸易、政治、文化的新闻枢纽。 由于上海是路透社在远东地区业务的中心,因此在华的西文报纸,较早采用路透社的新闻讯息。早于路透社在东亚建立分社之前,上海《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于1865年11月25日刊载了路透社新闻通讯的广告。几年后,香港《孖剌西报》(Hong Kong Daily Press)于1870年3月14日也开始采用路透社的通讯,报道近期伦敦的政治事件和经济行情⑦。 在路透社上海分社建立以后,承继《北华捷报》的《字林西报》则成为常常采用路透社新闻的主要在华英文报纸。这也影响到后来从《字林西报》独立出来的中文报纸《沪报》。 1882年在上海创刊的《沪报》,或因同属字林洋行的舆论媒介,可能是最早采用路透社新闻通讯的中文报纸,这也成为该报纸的一大特色。该报发行后不久,即于7月27日刊载路透电讯,报道英国首相有辞职传闻,称:“路透总电报云:行邮来电信,英国公爵相臣名不赖者已辞相位,从此林泉颐养,与世无争矣。”⑧这应是指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第二次组阁期间的政治危机。值得注意的是,时称“邮来电信”,应为原电讯传至某中转站,然后只得以邮递方式再传递,这亦可表明当时电讯从伦敦总部向东亚传递的复杂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