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人—机—人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晋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专家。

原文出处:
东南学术

内容提要:

当前对于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的争论缺乏一种社会历史(主体间性)视角,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思考人工智能问题毋庸置疑。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机关系的辩证法,我们应该从人—机关系转向人—机—人关系,与其争论人机对立冲突、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不如关注人与人之间因为对智能机器及其他技术的掌控权而导致的分裂和对立。智能时代的人—机—人关系有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前景,是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人机命运共同体”还是走向“美丽新世界”甚至人类毁灭,取决于我们今天开始的思考、选择和行动。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9)01-0075-08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②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责任也有能力对重大的时代性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而在重大的时代性问题中,新科技革命(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技术等)已经越来越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人类正在从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21世纪以来,与人类未来命运最为密切相关的大事莫过于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惊人发展,这些技术将给人类带来存在论级别的巨变。”③

      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以及2017年拥有自学能力的AlphaGo Zero问世以来,人工智能就掀起了新的社会热潮。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跃出科学技术领域,广泛扩散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其直接涉及人的意识、智能、价值、社会发展等哲学核心问题,故日益成为哲学关注和探讨的重大问题。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人工智能问题关注和研究还很不够。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不可替代的深入研究,主要问题是人工智能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关注和回应人工智能这样的重大现实问题,推进自身的发展创新,人工智能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方法提出了挑战。总之,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科学的研究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工智能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对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现有思考

      (一)人工智能与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和学科一般认为起源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其前身和基础可追溯到更早的“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的构想。狭义的人工智能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笔者认为,这一通用概念具有很强的人类主体性(“人工”),如果始终将其定义为“人工的”“人造的”智能,那么争论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超越、取代、消灭人就成为自相矛盾的问题了。因此,本文尝试换一个中性概念——智能机器(智能体)——表达同样的意思,本文所说的人机关系就是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

      智能时代,就是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使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外在工具上升为内在主体(类主体、拟主体),从而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与人本身的时代。

      (二)人与智能机器关系的争论

      了解人与智能机器关系的争论首先要了解三个基本概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ANI)是只具有某种特定能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AlphaGo虽然很强大,但仍属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是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选择和自主行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目前还未实现,但具有很强的实现可能性,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可见一斑。如《人工智能》中的大卫,《机械姬》中的艾娃。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还提出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ASI),指智能革命突破“奇点”,全面超越人类智能。超人工智能还远未实现,一些学者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实现,但我们必须严肃地考虑其可能性。一些科幻电影涉及这类主题,如《复仇者联盟》中的奥创、《神盾特工局》中的黑化后的艾达等。

      弱人工智能虽然也会带来一些新挑战(如智能机器的应用导致人的失业),但仍属于人造工具范畴,人完全可控,人们不会真正担忧。而超人工智能还处于“科幻”阶段,暂时不必过虑。因此,目前人们关于人与智能机器关系的争论焦点是人与强人工智能的关系,智能机器会不会/何时突破“奇点”,脱离人的控制,超越工具范畴,发展出自主性,产生类主体性或拟主体性甚至超主体性。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有几种观点:积极乐观派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智能机器不会超越人类,人类可以控制机器为人服务。“人工智能难以获得真正的主体地位,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产品处理的领域是有限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产品无法获得真正的理解;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产品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④消极悲观派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智能机器将取代、反控甚至消灭人类,如霍金、马斯克等人。库兹韦尔相信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很快就会到来,“生物进化所需的最后一项发明(大脑皮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类所需的最后一项发明(真正的智能机器人),一种设计会激发另一种设计的产生。生物正在不断进化,但是技术演进的速度要快上100万倍。根据加速回报定律,21世纪末,基于适用于计算的物理定律,我们将能够创造出无极限计算。”⑤中间派认为智能机器既不会完全受控于人,也不会很快超越人,最可能的状态是人机共生共进,或形成人机融合的复合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