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时间”语言:个体的过程、同一和流逝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近现代中国哲学,早期儒道哲学,出土思想史文献。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时间不是绝对的实体,也不是主观的形式和约定,它是无限个体保持同一性、持续性的相续关系,又是无数个体变化和流逝的相断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所有现实个体的“关系时间”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循环和周期则是以“重复”发生的同一和变化。历史也是不可逆的,人们想象在遥远的过去有黄金时代并渴望历史复归,实际上是期望历史有更高程度的发展。对历史期望过高或要在人间建立天堂,往往会造成不幸甚至带来灾难。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9)04-0001-12

      认识个体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式是认识它们所处的位置、并存、共处和共生等,我称之为关系空间,①与此相应,探讨个体所经历的过程、自身同一性和流变、流逝等则是认识它们的另一种方式。对个体“关系空间”语言的探讨,使我们知道“空间”是指个体和事物自身的并存、共处和共生的关系。现在,我们提出“关系时间”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考察。正如东西方哲学有不同的“空间语言”,同样也有不同的“时间语言”。②相信有独立实在的时间或者视时间为主观的构造和形式则是影响比较大的两种。与两者不同的另外一种时间语言整体上是将时间看成事物的先后或绵延关系,它是一种“关系时间”语言,但它的影响要小得多。在这几种不同的时间语言中,我不赞成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实在时间或绝对时间语言,也不赞成与此相反的将时间看成人的约定或构造的主观性的时间语言。我赞成将时间视为事物的关系的时间语言并尝试扩展它。前两种时间语言的第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衰落了,但第二种还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使“关系时间”语言的地基一开始就是牢固的,我们首先需要清理独立实在的时间语言和主观化的时间语言。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面考察“关系时间”语言。我想求证的是,时间根本上是属于个体的东西,它是我所说的“关系个体”中的一种重要关系:即个体是关系中(不管是自身还是相互之间都是如此)的个体,个体的时间性也是个体中的关系,它不是时间与个体的关系。如果把两者看成一种关系,那也只能理解为个体的时间性同个体的关系,而不是在个体(整体意义上的事物和事件)之外所谓独立的“时间”同个体的关系。个体的时间关系整体上是指个体和个体关系所经历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个体一方面保持着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一方面又在流变、流逝;一方面已有的大量的个体不断逝去,一方面众多的新个体又不断产生,它们相断-相续、相续-相断。真正的时间持续、绵延和先后相继,整体上是宇宙和世界中所有个体和事物的先后关系,这也意味着宇宙中的所有个体不会在某一时刻全部涌现,也不会在某一时刻全部消失。这就是时间的最根本的意义。③

      一、两种时间语言批判和关系时间

      相对于不同的空间语言,我们遇到的时间语言更多,特别是在现代,人们受时效、创新和对未来预知的热衷等影响,不管在哲学上,还是在科学和技术及经济领域,人们更乐意谈论时间。柏格森偏爱时间自不用说,海德格尔将存在与时间相提并论,④“时间之箭”成了科学时间语言的代名词,速度成了技术更新和经济发展的同义语。⑤这一切都促成了现代的“时间神话”,它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压缩空间和空间紧张。对于关系哲学来说,这是必须要改变的倾向。时间不能脱离空间,正如空间不能脱离时间。在个体的关系空间语言中,我们已经批判了现代的时间偏爱所造成的空间压缩和空间危机,也批判了空间的容器观。时间神话和对时间的操纵,在一定程度上同独立实在的容器观一样,是视时间为独立于个体和事物的实在。容器可以移来移去,容器中的东西也可以换来换去,殊不知,个体和事物之间是相互并存、依存关系。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类似于压缩机,它可以对各种东西进行压缩,想压缩多少就压缩多少。抵制这种“时间机器”的一种方法是认清时间的面目,让时间观念回到关系世界的真实中。为此我们需要做一点清道夫的工作,批判、否定独立实在的时间语言和与之相反的主观性时间语言。

      如同人们很容易相信存在着绝对的实在空间一样,人们也很容易相信存在着独立的实在的时间,因为它很符合人们计算时间的常识。不管是科学上,还是哲学上,绝对的实在的时间语言并不复杂,它大概是认为在事物和运动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实在的时间。亚里士多德说:“时间比一切在时间里的事物都长久……在时间里的所有事物应被时间所包括。”⑥牛顿认为,有一个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它同一切外在的事物无关,它按照它固有的本性均匀地流逝;与此相对的是人们可感知的时间,它是可度量的外在运动的延续。对牛顿来说,为了准确地测定相对的、表象的和普通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理想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相对的时间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牛顿对于存在着绝对时间的论证很弱,实际是一个缺乏根据的假定。爱因斯坦指出,牛顿和他同时代最具敏锐批判眼光的人,对于认为空间具有物理实在感到不安,对于认为时间具有物理实在也会感到不安。但当时为了给力学(运动)一个清晰的定义,牛顿只好假定有一个均匀绵延的绝对的时间。

      克拉克和洛克等也相信存在着独立于事物的实在的时间。在同莱布尼茨的论争中,克拉克对绝对时间的论证,一是诉诸上帝为它寻找根据,如果时间只是具体事物的接续的秩序,那就有一个严重的后果,上帝比它实际所做的早几百万年创造世界;他也根本没有早些;二是将时间的量同接续的秩序区分开来,说时间有具体的量,它可以较长,也可以较短,但相继的秩序却保持不变,因此有一个绝对的时间。对于没有上帝信仰的人来说,克拉克的第一根据自然失效。莱布尼茨虽然承认上帝的存在,但他指出设想上帝在几百万年前创造这个世界则是虚构。对于克拉克的第二个论证,莱布尼茨说事实并非如此。时间的量和持续的秩序是统一的,时间较长则有较多的相继秩序插入,时间较短则其插入的状态就较少。不存在没有事物持续关系的时间,绝对时间其实就是相对时间。设置了两个不可分辨之物,也就是在两个名称之下设置同一事物。⑦洛克也相信有一个绝对的实在的时间,他说这是因为时间的度量标准和对时间的测量,不是完全相等的,但绵延本身则完全均等、没有差别,它是一条伸向无穷的直线,既不重叠,也不变化,并为所有事物共有。只要存在着事物,时间就毫无例外地置身其中。⑧要问这种绵延观念是如何得来的,洛克说它来源于人们的内省,是人们反省自己理解中前后相续的那一长串观念的结果。洛克的这种时间观,也是在具体事物的时间之外假定有实在的绝对均匀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