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论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友富,台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浙江 台州 318000)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应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适应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形成以政治素养为统领、以职业素养为支撑、以文化素养为基础的核心素养内容构成,并从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方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以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基本实施途径等方面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提升。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3-0076-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2]。《意见》强调了目前我国教师素质能力还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均需提高。辅导员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辅导员核心素养对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研究项目,标志着学界对核心素养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该词通常用于描述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共同素养中那些最关键、最必要且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的是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因此,素养不仅指应有的知识储备,而且包含能力、素质、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诸多要素形成的内在的综合品质。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3](P16)

       核心素养概念的演变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产物[4](P1),辅导员核心素养内涵反映了新时代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新要求。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建设应紧扣时代主题,肩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着眼于自身职业发展和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宏观视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是指在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的最基本、最基础,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应主要包括政治素养、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三种基本素养。

       一是政治素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政治过硬是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之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把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摆在首要位置,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确保人才培养鲜明的政治底色。

       二是职业素养。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员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大方面的主要职责,对辅导员职业化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职业化’,是指在职场中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进行活动的行为。职业化包括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显性职业化素质包括职业资质、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隐性职业化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5]辅导员职业素养就是在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产生并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综合品质。辅导员职业素养要能够及时化解学生出现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各种同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此,辅导员往往需要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具备强烈的教书育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充满对做好学生工作的激情、热情和兴趣。

       三是文化素养。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素养彰显的是一个人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真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涵养和道德养成,展现出充满人性光辉的鲜明个性特征。拥有文化素养,使得辅导员更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作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浓厚的文化素养,展现出优雅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学生都是无形的教育和影响。此外,辅导员具备文化素养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关切学生的精神需要,当学生产生迷茫困顿之时,能及时给予学生重要的人文关照和精神指引。可以说,正是得力于深厚的文化素养,辅导员才能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二、提升核心素养对高校辅导员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环境以及高校教师自身成长发展规律,不难发现,核心素养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核心素养对于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有利于增进辅导员职业自信和职业认同。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6]。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为辅导员成长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但从目前状况看,确实也存在部分辅导员基于现实待遇和个人需求,把辅导员岗位当成进入高校工作的捷径和转向其他岗位的跳板,不安心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事业追求。此外,辅导员被形容成学生的“保姆”“勤务员”“万金油”等,他们当中存在着“5+2”“白+黑”的工作状态,这显示出辅导员工作确实是和很多繁杂琐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一部分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以及职业发展瓶颈,缺乏职业自信和职业认同。当辅导员出现这些问题时应潜心思考如何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把辛苦工作转化为教学科研成果,这个转化和提升的过程就需要核心素养作为支撑。为此,辅导员需要回归初心与使命,反思其应如何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同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高校也应进一步对辅导员工作任务进行彻底反思和凝练,以期减少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不断地磨砺自己,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以自身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育人过程中进行反思,形成规律性认识,研究产生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的同时,又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形成较为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之后,辅导员这个职业便自然而然地得到各方的认可,有利于辅导员职业自信和职业认同的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