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下商业地理研究的新取向

作者简介:
林耿(1972- ),男,广东潮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学和消费地理学,E-mail:lingeng00@163.com,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宋佩瑾,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李锐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杨帆,通讯作者(1977- ),女,广东惠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业地理学,E-mail:yangfan25@mail.sysu.edu.cn,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在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下,商业地理学研究多聚焦于空间结构与边界、商业活动的区位与业态、商业活动中人的行为等经典领域。九十年代之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实体商业与电子购物的关系、消费者行为的空间分析等主题,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并积极推动商业地理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革新。伴随着消费力量在现代社会的崛起,商业地理所关注的商业空间和活动,不仅被消费地理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进行诠释,而且在主题上扩展至更为多元的消费实践和社会关系网络。人本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等流派的思想,也被广泛用于消费空间的解读。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框架下,商业地理将不局限于对物质层面的关注,而是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知识体系之中。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7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9)01-0080-10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1.011

      现代商业地理研究肇始于西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3],随着六十年代中心地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后,引发国内在八十年代对商业地理学的集体关注,研究经历了或热或冷的各个时期,持续至今。随着众多学者综述性论文的发表,在西方商业地理的发展阶段识别[1,2,4]、研究内容分类[3,4]、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1],已广为国内学界熟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经济地理的重要分支,在经济全球化、学科多元转向、GIS和大数据发展的多重影响下,商业地理学①的传统领域得到深化和拓展。日常化大规模电子购物的出现,对商业区和实体店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消费者行为的复杂化和不确定性对以往数量模型普适意义的实现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大数据的信息又为更精确的时空分析提供了可能性,传统的主题有望展现出更为科学的答案。另一方面,有别于工业社会的是,随着消费端影响力的加强,我们对“商业”内涵的认识正逐渐被放置于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社会文化网络之中,全球—地方、社会—家庭的结构化力量正重塑各种商业和消费场所,商业地理研究正呈现出与社会文化交叉融合的新取向。

      1 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传统

      传统商业地理深受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影响,侧重于关注商业空间的结构、形态、边界,以及商业活动的区位、经营形态、商品联系。对商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展开研究,也是土壤深厚的主流领域。1.1商业空间的结构、形态、边界

      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商业中心等级规模分布和职能结构是传统的研究方向。1958年,Berry和Garrison[5,6]针对商业活动职能在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地出现的情况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心地等级和商业设施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解释。Berry[7]和Garner[8]的研究均指出中心地等级层次存在着差异[9]。Parr[10,11]认为,由于交通手段、人口密度、消费水平等商业环境的变化,中心地所提供的市场区的比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商业中心将产生升级和降级的情况[9]。Kohsaka[12]将多目的购物模型融入中心地研究框架,指出多目的购物将导致高等级中心地更加繁荣,而使低等级中心地衰落。在商业地理初期的研究中,对商业中心的等级和职能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不同等级之间,同一等级之间职能的分异与演化,成为后继者认识城市商业空间体系的重要依据。商业地域类型结构是另一个经典主题,在这方面,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是Proudfoot[13]。他将美国城市的商业地域划分为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5种类型。Berry[7]则将美国芝加哥的商业区划分为多层次的商业中心、带状商业网点、专业化的商业功能区三种类型,提出了“商业区空间结构模型”,并被Beavo[14]称为第一位将商业空间形态建立起层次结构的人。在复杂多样的商业网点中,归纳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域类型,有助于为不同城市的商业空间建立可供比较的参照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国内的商业地理学研究起步较晚,在严重敏先生引入中心地理论后,涌现大批以国内大城市为案例的实证研究[15-19]。商业地域类型、等级等主题,一直受到关注[20-22]。

      在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CBD也是一个焦点领域,其与地租的关系早为很多学者所关注[8,23-25]。国内对大城市CBD的研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主要探讨CBD的发展与演化,功能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学者们指出,CBD应着重于国际化的商务功能,“CBD不只是零售商业繁华的街区,更不仅是高楼林立的建筑群落”[26-29],但随着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CBD逐渐衰弱[30]。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的深化发展,也使城市体系更趋多元、复杂化,传统的CBD令人瞩目的中心性也悄然发生变化。

      商业空间的形态和边界研究多见于市场区,包括了单个市场、两个市场、多个市场等。Miller[31]利用或然性模型对单个市场的价格和区位进行研究,验证了竞争者集聚形成时空价格的离散。Fette[32]提出“市场区经济法则”,探讨两个市场竞争下均衡区如何形成;Par[33]在此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其具体的形态、边界尺度和市场区属性。Eswaran和Ware[34]应用廖什空间模型,探讨企业均衡态势如何形成市场网格形态,认为企业进入市场空间后,最终将演化为网格形、方形或六边形的市场形态。在市场竞争和空间形态关系上,Saul和George[35]在1967年发表了《零售地理学中的形态和功能》一文,指出波士顿商店的三种竞争关系:互补性商店经常是不同类商店或互补商品在空间上围绕某一大型商业设施而集中在一起;积极竞争性商店往往是同类商店带状地出现在高速路、商业街中;垄断性竞争则是同类型的商店市场区竞争激烈,空间上均匀分布[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美国带来繁荣的现代商业文明,文献分布也反映了这一点,经典的市场区研究大多来自美国学者以及以美国的案例地。但时至二十一世纪,该传统命题仍然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与探索空间。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大城市商业中心区,正呈现出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大型商厦聚集的态势,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型商店容量和市场区边界究竟如何,往往不得而知,亟需来自学术界的答案。

      1.2 商业活动的区位、经营形态、商品联系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结合中心地理论[36]、地租理论、行为理论和重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图解模型、矩阵模型、集聚需求曲线等模型[37-44],数量计算方法广为应用,区位研究的理论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零售店的选址上。这些模型利用人口、商店数量、商店面积、雇员数量、销售额、距离等指标进行测度,简明易行,有着广泛的实证基础,但对消费方主动性的考虑仍显得粗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