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流动视角下的上海市实有人口分布与流动性构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dewang@tongji.edu.cn;任熙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城市规划学刊

内容提要:

大城市中海量人群的日常性流动已对其内部空间产生了结构性影响,然而人口普查或人口统计数据无法反映日常流动给城市局部空间带来的真实人口压力。因此,从日常流动视角研究特大城市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构成特征,对于了解居民对城市资源时空配置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移动定位大数据以其极高的采样率和精细的时间粒度为城市人口的日常流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与研究视角。文章界定城市局部空间中实有人口的概念,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揭示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性构成特征,并为上海市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实有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趋势明显强于居住人口与工作人口,城市中心与一些重要节点的人口压力比以往的认知更大;②实有人口按照其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分为随机流动性人口、规律流动性人口和静止人口,城市中心随机流动性人口占比较高,居住、就业区与新城规律流动性人口占比较高,城市边缘区域静止人口占比较高;③在大城市空间政策制定中应根据局部空间的实有人口密度对规划人口基数做出相应调整,并结合不同区域实有人口流动性构成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设施配置策略。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3363(2019)02-0036-08

      随着大城市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海量人口在城市中的跨区域流动产生得更加频繁,居民的空间流动性及对城市资源时空需求的持续增加,给城市局部空间形成了巨大压力(Kwan,2007;柴彦威,等,2013)。然而传统人口调查,如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每10年调查一次,调查内容反映的是城市人口长周期的变化(刘涛,等,2015),无法反映人群日常流动给城市局部空间带来的真实人口压力。大城市内部空间功能的分区(Sheller,2004)、设施等级的差异(张文忠,等,2006)、职住关系的错位(刘志林,等,2011)等因素使城市局部空间中平日实有人口与传统规划体系中普查人口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的日常流动性差异使其对城市资源的时空需求也具有多样性。因此,从日常流动视角研究特大城市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构成特征,对于了解居民对城市资源时空配置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城市中的实有人口,是指平均每天在城市局部空间中发生过停留的人口。城市局部空间中的实有人口可以由本地居住人口、工作人口或因办事、休闲游憩等目的到此停留的人口组成。相比人口普查视角下的人口概念,城市实有人口不局限于人口与居住地的“一一对应”,反映了日常与城市空间发生真实联系的人口数量以及对空间资源的需求量。既有研究主要通过人流量观测统计数据(Foley,1952)、交通调查数据(Roddis,et al.,1998)、高分辨率遥感数据(Sleeter,et al.,2006)等进行城市实有人口空间动态分布的展示和估算(戚伟,等,2013;赵晔琴,2010;毛夏,等,2010)。但由于数据自身条件的限制,鲜有研究能兼顾广域空间尺度的城市宏观格局与精细时间粒度的短时人群日常流动,因此相关研究尚未从日常流动视角对城市实有人口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对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内部构成缺乏系统的分析。

      近几年移动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迅速发展,移动定位大数据如手机信令数据使日常流动视角下城市实有人口的研究成为可能。已有学者对于手机数据在降噪处理(Kim,et al.,2012)、停留点识别(Calabrese,et al.,2011)、出行模式识别(Isaacman,et al.,2011;Kang,et al.,2010)、出行链预测(Chen,et al.,2016)等技术层面进行可行性验证,并在城市空间结构(钮心毅,等,2014;王德,等,2015)、居民活动空间(钟炜菁,等,2017)、出行行为特征(Ahas,et al.,2015;Yuan,et al.,2012)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数据源与研究方法的双重推动下,有望居民活动行为出发完善城市实有人口的定义及分类方法,揭示大城市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内部构成特征,积极应对城市人口的动态、精细化管理需求。

      由此,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利用2014年上海市3月15日至3月28日连续两周的中国移动手机信令数据,从中获取手机用户连续两周的出行链,揭示日常流动视角下特大城市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性构成特征。首先,界定城市实有人口的概念并划分其类别;其次,计算城市空间单元中实有人口密度,并根据各类实有人口的数量计算其在城市空间单元中的占比;最后,结合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性构成特征划分上海市实有人口特征区,针对城市各类功能区提出相应的空间政策建议。

      

      图1 城市空间中的人口概念示意

      Fig.1 Concept of population in urban space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1.1 局部空间中实有人口的概念与分类

      在传统规划与管理中通常存在两类人口概念:第一类是“常住人口”,即在本地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口,通常被认为是最基础的人口规模指标(牛慧恩,2007;陈义勇,等,2015);第二类是“实际服务人口”(施澄,等,2018),与“常住人口”的差异主要是在本地居住6个月以下的“流动人口”,目前上海、北京两座特大城市已经明确要求在设施配置上为其留下“弹性空间”(石崧,2015)。这类人口概念从宏观层面反映了城市人口的基本规模,在统计方法上建立人口与居住地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居民被算作其住房所在地的人口。然而在城市中观层面,居民日常因工作、办事、休闲游憩等目的可能与多处城市空间发生联系而不仅限于其居住地,这使得日常在城市局部空间中真实存在的人口数量与“常住人口”“实际服务人口”存在偏差(钟炜菁,等,2017)。因此有必要界定城市局部空间中的“实有人口”概念,从而更精细化地反映城市居民对空间资源的需求量。

      本研究界定的实有人口,是指平均每天在城市局部空间中发生过停留①的人口。实有人口的概念突破了人口与居住地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位居民平日如果因工作、办事、游憩等目的在多处发生停留,则应被算作多个城市空间单元的实有人口。图l展示城市中观层面不同人口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实有人口”与“实际服务人口”的差异主要在居住地不在此但会到此发生停留的“平日到访人口”,这部分人口在日常流动性较强的区域总量往往很大,给城市空间带来的人口压力难以通过“常住人口”或“实际服务人口”体现。城市局部空间的实有人口按照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静止人口,指一天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此驻留的人口,在城市中几乎不发生流动;规律流动性人口,指从其他城市空间到此发生停留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人口,通常与此处具有稳定的通勤、办事、休闲等联系;随机流动性人口,指偶尔从其他城市空间到此发生停留的人口,通常是由特定目的主导、不确定性较强。由此,本研究定义的实有人口由上述三部分组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