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群团组织转型:逻辑路线与突出短板  

作 者:

作者简介:
康晓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纵观1978-2018年中国共青团转型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其“路线图”:在组织结构体系上从以纵向开掘为主到纵向夯实与横向拓展的有机结合,在动员方式上从组织动员到动员组织,在功能结构上从政治社会化到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并结合深度访谈对中国共青团转型予以衡量,发现其存在制度化水平不高、青年主体参与性不彰、法治化程度较低、内在协调性不足等短板。在新时代视域下,今后推进共青团诸群团组织良性转型需处理好党的领导与群团组织自主性之间的关系、群团组织复归群众本位以及型构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三大关键议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1-0001-09

      群团组织是具有中国逻辑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态,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有机构件,群团组织与其他领域一样,也经历了改革的历程,呈现出清晰的改革轨迹和明晰的转型逻辑。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群团组织的改革、成长、运动逻辑,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增强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①进而将其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②具有积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综观当前学术界关于群团组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注重“共时性”的现实问题剖析,缺乏纵向的“历时性”比较视野和广阔的历史比较维度,因而存在“纵向整合不够”、整体性研究欠缺等问题;③另一方面,专注某一具体品类群团组织的专门化研究,④相较而言,以工会的研究成果最蔚为可观,⑤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显得量少质差。本文以共青团为例阐述中国群团组织的转型逻辑,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其一,在各类群团组织中,共青团政治性较强,与执政党、国家政权是一种“强关系”的互构形态,其转型逻辑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整体政治结构转型的面向,成为洞悉、剖析中国政治的一扇“窗口”,并且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形塑、重构供给参考路径和方案。

      其二,中国共青团历史悠远,其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在广州正式成立,距今已有96年的“生命历程”。在这96年中,经历了2次成立、2次改名、1次改造。⑥“文革”期间,共青团的整个组织体系遭受重创,组织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大的召开,标志着共青团组织建制、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的全面恢复。⑦共青团的成长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群团组织的发展轨迹,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其三,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构件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组织体制变革已走在“十字路口”,检视其40年的发展历程并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为其未来转型提供参照和坐标。

      分析当代中国群团组织的转型及其演进逻辑,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视域、理论视野。基于对目前理论视域的采择,笔者认为“国家治理”这个理论比较适合对共青团转型的理论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国家治理强调国家主导下的治理优化和改善,契合目前中国发展现实。“国家治理”这个概念,简言之,就是“国家+治理”,或者说,是国家主导下的治理,既确保国家的权威性,又强调社会的自主性,是一个有解释力、有说服力的分析概念和学理框架。⑧关于国家治理的分析框架,在运用时关键要找寻适宜的衡量标准予以测度。目前,国外关于国家治理指标已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较有代表性的测评体系主要有四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多边机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双边机构的治理评估,独立机构的治理评估。⑨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从21世纪初开始探索构建契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俞可平2008年领衔的课题“中国国家治理评估框架”正式出版的《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一书,该评估框架设立了12个维度,其中每一个维度下面又有若干个具体指标,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⑩近年来,他把制度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这五个要素作为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之必要标准。(11)基于此,为了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缺失,本文以这五个维度为标尺和分析框架,采取非结构化访谈形式对20余位共青团系统干部进行深度访谈,力图回答以下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转型的逻辑路线是什么?基于国家治理的衡量标准,其转型存在哪些短板?今后促推群团组织实现有效转型的路径及其机制何在?

      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青团转型的逻辑路线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关注宏观脉络并分析其历史过程,将制度视为历史的产物——特定阶段生成的制度会维系相当长一段时期并对后继的社会现象产生深刻影响,进而,以制度模式或制度形态为焦点阐释社会现象,分析具体的制度样式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因果逻辑。在历史制度主义看来,不把握脉络,就难以阐释行动。为了把握特定阶段的“脉络”,关键要关注形成脉络的“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制度主义之为“历史”的缘由所在。(12)基于这样的方法论,纵观1978-2018年中国共青团转型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发现这样一张“路线图”:在组织结构体系上从以纵向开掘为主到纵向夯实与横向拓展的有机结合,在动员方式上从组织动员到动员组织,在功能结构上从政治社会化到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

      1.从以纵向开掘为主到纵向夯实与横向拓展的有机结合

      基层组织如为共青团的“细胞”。共青团活性之大小、活力之高低,亦须经由基层组织这个“细胞”来体察、洞悉。基层是共青团工作最广阔的天地、最直接的舞台、最现实的平台。衡量共青团工作做得如何,关键要看是否在基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13)正如某省级团委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把团的组织体系看作人的机体,就必须反思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组织结构是否符合做好团青工作的基本规律,能否保证我们的工作直达青年;二是作为终端的基层组织是否有效,也就是“神经末梢”是不是管用,能不能既落实工作,令行禁止,又反映问题,让大脑知疼痛、晓冷暖。(14)由于大量的信息在基层交流、各种思潮在基层激荡、各种矛盾在基层汇集,甚至一些矛盾纠纷和冲突也在基层酝酿、发酵、引爆,因而注重激活共青团组织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方面的核心取向就是加强纵向组织建构、激发基层组织内在活力。

      1984年10月在福建龙海召开的全国共青团基层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投身经济改革,实现自身改革”,由此拉开了共青团自身组织体系变革的序幕。(15)但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效果仍差强人意,基层组织工作孱弱的窘境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位团省委书记在访谈中这样说道:“当前从整体上看,团的面貌、理念等,在团的高层以及省这一级都还非常明确,而且方向很清楚。但是,团的基层组织、基层工作人员能否适应这一转变,我心里没底。”(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