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信任建构与分享住宿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丘显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消费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近年来,分享经济特别是住宿领域市场交易额在我国保持高速增长,青年群体成为主要参与者和消费力。由于信任是分享经济的核心,为了解青年群体参与分享住宿的信任机制与具体的互动过程,本文选取了分享住宿平台Airbnb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技术对新型信任具有赋权作用。Airbnb搭建的以制度体系与同步双向评价系统为核心的“信任基础设施”,通过对青年参与者的平等赋权和制度保障,成功实现了平台内部的声誉资本化与“声誉闭环”。由于青年群体对新型技术产品具有高感知性,他们更易接触和利用这一新型信任机制降低分享住宿中的风险,并由此建立起对其他陌生参与者的高信任感。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9)02-0005-09

      近几年中国的分享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指出“2017年分享经济总交易额为约4.9万亿元,其中分享房屋住宿领域增速达70.6%”。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分享经济的浪潮中,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与Airbnb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住宿消费趋势报告2017》称“从我国人口结构来看,千禧一代即20~39岁的居民占到总人口32%,达到4亿左右,是分享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主要消费力。”这一崛起的年轻化消费趋势正在对我国的经济创新、外出住宿选择转变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信任与分享经济密不可分,我国青年群体在分享经济中的高参与率是否表明了我国青年群体的高信任感?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分享经济”,似乎是凭借社会信任的进步而得以发展。但也有学者指出,分享经济有利于社会信用伦理改善,引导人们打破信任的“物质隔阂”,促进构建相互更加信任的社会信用伦理新规则[1]。而Airbnb作为分享经济平台的典型代表,于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得到快速发展,它的初衷正是鼓励人们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居住空间及爱好。本文尝试以Airbnb分享住宿平台为例,探究我国青年群体参与分享住宿背后的信任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如何产生作用与影响。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信任及其产生机制

      陌生人之间如何相互信任是社会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Seligman指出,信任的存在是所有持久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较多采用的是信任的三维划分即机构信任、特殊信任与广义信任[3]。其中广义信任也称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相对,指的是对陌生人的信任和可信度的判断。在广义信任中,人们通常期望或相信不熟悉的人会遵守某些期望,如公平、诚实和合理[4],这些期望可能依赖于道德观念[5]、共同的“普通道德规则”或是实用性。广义信任比特殊信任风险更高,因为前者需要与真实意图可能不明确的人建立关系,这些风险增加了我们的脆弱性并使我们依赖于他人的行为。虽然在广义信任中缺乏互惠、未满足的期望和不确定性的可能性永远存在,但在互惠情况下却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收益。随着社会的分化程度增加,学者们也更多强调广义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学界提出的建立信任的机制主要有三种:制度机制、关系机制与声誉机制。制度机制在目前的研究中被当成是建立社会信任的关键,但制度性手段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外在性手段使得人们的内在信任动机和激励被削弱[6]。相比于关系机制通过反复的相互作用在特定伙伴中发展特定关系[7],声誉机制中仅有一次的以往的互动的反馈(正面或负面),就足以维持参与匿名且一次性交换的陌生人之间的高水平合作。Kuwabara提出,声誉机制是发展广义信任的潜在重要机制[8]。然而,与制度机制相比,声誉的分享反馈和制裁不那么直接,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市场中的其他人是否真的会观察卖方的声誉并采取适当行动(例如避免或惩罚未来交易中具有负面声誉的卖方)。但此类声誉研究的实践更多是单向的,如网络买家对卖家的评价。同时,在线反馈机制如何影响人们在特定系统或社区之外的行为和决策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尽管信任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但由于整个社会科学尚处于对信任的探索之中,关于信任系统及其运作模式还没有直接的理论可以借鉴和运用[9]。此外,这些理论较多是静态的,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形成这些行动逻辑的具体方式,也较少有文献探讨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营造信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具体面向。

      (二)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内涵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意为隐藏在地下的结构,被发展经济学家称为“社会间接资本”,其包含了分享技术特征的活动(如规模经济)和经济特征(例如用户对非用户的溢出效应)。基础设施也被用于统称“高一级的系统”的从属部分,其作为流通网络促进了金钱、货物、人员等的流动和交换,在价值的循环和实现中处于中心地位。无论是何种分类,基础设施都作为经典的“公共产品”存在,即一套可供所有人使用的资源,个体对它的使用不会降低其他人的可用性[10]。因此,Robbins曾直言“基础设施的气味是公众的气味”[11]。

      

      图1 青年信任建构与分享住宿研究框架

      基础设施兼具物质性和社会性内涵。通常认为物质性指基础设施是技术设备的实体,由一系列元素,以及小型的、独立的技术组成并进行系统性的功能运作。其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产生,又在向外拓展的转化中体现出适应性[12],而社会性更多指涉文化和认知上的内涵,如Larkin更为强调基础设施的美学和诗学意义,认为其可以超越其原有的元素而存在[13]。此时的基础设施几乎成为一种符号表征,作为现代生活与秩序的视觉证据,允许人们向文明及理想的状态转化[14],甚至产生对应的道德规范。由于基础设施有助于培养关于世界的某种默认的“常识”,以及这个世界内在的或适当的生命机会和生命能量的分配[15],因此不少学者也将基础设施看作是世上的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16]。高丙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的界定,认为“‘基础设施’是社会与技术的集合体,包括技术和物质的构成,也包括制度的、文化的构成,是使一种现代专门体系能够运行的基础条件。从微观来看,是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背后条件”[17]。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个案访谈与网络平台的信息收集。笔者首先通过Airbnb官网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了解Airbnb的基本信息以及平台制度规范,而后结合《中国分享住宿消费趋势报告2017》指出的“Airbnb平台上大部分中国用户都是千禧一代,占整个中国用户群体的83%”与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是国内住房分享经济的‘主阵地’,房源供给和用户占比均在60%以上”的分享短租群体特征,分别在2018年3~4月及7~8月间挑选了共20位18~36岁的Airbnb青年用户,包括国内一线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10位房客(G)和8位房东(H)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并另外收集了2位接待过中国房客的美国房东的访谈资料。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对房源和房客的筛选方式、平台制度保障以及Airbnb使用经历分享等方面,结合文献回顾与对访谈资料的初步分析,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