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
武东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宋怡如,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刘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要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讲建树德业,“树人”指培养人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撷取汉语中这两个惯用语之深意,以“立德树人”标识教育及其发展之根本,十分清楚地表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办学治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事业归根到底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9)01-0066-005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深刻阐述当代中国教育及其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新形势新时代教育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基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根据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指示发展教育事业的方向和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这一发展教育的理念,意涵深远、掷地有声。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实际要求,对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担当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光荣任务,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

      一、“立德”以树人“树人”须立德

      今天用作表述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是由汉语中“立德”和“树人”两个惯用语集合而成。“立德”,意为建树德业,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关于“三不朽”的论述。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的范宣子和叔孙豹议论人如何才可以做到“不朽”,范宣子以为自己的家族世不绝嗣且声名显赫,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死而不朽”,叔孙豹则指出,世代相传而名扬天下,只能称作“世禄”却不是“不朽”,他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树人”,是指培育人才,源于成书在战国的《管子》,该书的“权修”篇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作者将“树人”与种谷、植树作比较,说明人的培养是关系长远、成效百倍的大事,应作“终身之计”。

      叔孙豹以“虽久不废”解释“不朽”,认定“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人的真正的“死而不朽”。他把“立德”置于“太上”的位置以彰显其重要,主张操守德行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具不朽意义的业绩。“三不朽”的说法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远,其视“立德”为“太上”之“不朽”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推重人的嘉德懿行、将成就高尚道德看作人生最高追求的文化传统。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论“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明代学者洪应明指出,“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菜根谭》)等等,表达的是同样的思想。

      《管子》提出人的培养应当作“终身之计”,“树人”以育才造士,因“一树百获”而关系长远和重大,这个道理借助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久以来为人们所传颂。关于“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思想,中国古人多有论述,譬如《易·蒙》的“彖辞”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人生而蒙昧幼稚,须经启蒙培育才能成人,而教人走正道的工作,有着圣贤之功的意义。思想家王夫之更是借解读古语对培养人的工作加以分析,“《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俟解》)明白指出,一个人成人之后的高下优劣,取决于“树人”是“养其习于童蒙”以立“作圣之基”、还是使其“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

      “立德”,指树立道德,“树人”论人的培养,现在把看似各自独立意涵的两个概念并用,借以表述对教育的一种新理念,这是因为,“立德”和“树人”本来就是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两件事情,而两个惯用语的立意又都和人的教育培养直接相关。先看“立德”,叔孙豹提出的“立德”,是就一个人可达到“虽久不废”的业绩来说的。其实,可称之为“不朽”的“立德”,如唐人孔颖达所作的解释,“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春秋左传正义》)一个人努力修养德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展示了高洁的品行,人们称其为有德之人;一个人以其至善大美的操守,“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这才是真正的“太上”之“不朽”,即,“立德”之所以使一个人死而不朽,是因为崇高的德行,对社会和他人具有“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的功效,其广泛和深远的示范意义,并不会随人去世而湮灭。藉此而言,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倘能“立德”,无论其自觉与否,就对他人和后世有教育的意义,就已经实际做着“树人”的工作。再看“树人”,这个惯用语专指对人的培养、教育,使其成人、成才。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在说明,对人的培养教育是一件既涉及长远又关系重大的事情,《管子》所谓“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能否实现育才造士计划的角度特别提示人们,在“树人”一事上,是“养正”还是“失教”,是为人立下“作圣之基”还是使其“陷入于恶习”,这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这样来看,对人的培养教育,首先需要回答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立德”本来就是“树人”的题中要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