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9)01-053-12 一、什么使得资本主义具有生产性? 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以生产出人们需要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并探究这种资源配置过程如何增进社会成员的福祉。为了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通常情况下,生产力提高对社会福利的贡献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增量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该体系成功地降低了社会收入不平等。然而,即使是专业的经济学家,他们在分析资源配置、生产力提高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时,也会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工具而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在经济学家接受过的教育中,资本主义经济被等同于“市场经济”,市场可以自发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1]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运行规律及其结果的阐释,造就了目前经济学家群体的“训练有素的无能”(这里是借用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Thorstein Veblen)的说法),[2]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现实经济中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拘泥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们无法发现生产力增长的微观之源,即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是它们而不是市场投入了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各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市场只是为各种组织获得劳动、土地、资金和中间产品提供了渠道,并没有提高这些投入资源的生产力,这种观点也被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认同。各种各样的组织都会努力通过开发和利用其手中的资源来提高生产力,同样地,任何生产力高速增长的经济体都离不开那些拥有投资战略和高效组织架构的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创新型企业”。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1)证明新古典主义理论下的企业,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是一种非生产性企业。正如熊彼特所说,“完全竞争不仅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是存在缺陷的,根本不可能作为理想的经济效率模型”;[3](2)揭示马克思生产性企业理论的优点与不足;(3)提出创新型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克服马克思企业理论在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时的局限;(4)说明创新型企业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可能性和各种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古典主义的非生产性企业理论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会在大学第一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导论”这门课程,并且几乎每个人都会学到一种叫作“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其被喻为是一种最高效的资源配置状态。他们的授课老师可能进一步补充道: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完全竞争”的世界,而“完全竞争”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但是,这仅仅意味着,这样一个无法实现的完全竞争状态将会是衡量任何非完全竞争状态效率的理想标尺。 那么,完全竞争的“完全”意味着什么呢?这里的“完全”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某个竞争性行业单个企业的最优产量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微乎其微,它能够售出全部产品并实现收益最大化,却不会对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造成任何显著影响。与此相似,单个企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需求相对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供给来说微乎其微,它能够购买到这些生产要素以满足其最佳产出所需,却不会对这些要素的价格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垄断是指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存在的非完全竞争状态,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通常用垄断模型来证明完全竞争是一种更优越的资源配置状态。正如几乎所有微观经济学教科书所阐述的那样,市场垄断者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具有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接下来,教科书又进一步用图表证明,垄断者在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出低于在所谓的完全竞争状态下各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所形成的总产出。同时,垄断者生产的产品的价格高于在所谓的完全竞争条件下各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所确定的产品价格。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得出,完全竞争将实现经济效率的最优化,因此可以作为与其他经济状态(即所谓的“非完全竞争”状态)进行比较的标尺。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非完全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常态,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政府政策去改善这种状态。不管经济学家们持何种观点,无论完全竞争是否可以实现,它仍然被奉为经济效率的样板。此外,那些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不管这种竞争是否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成本和收益的分配都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会造成市场失灵,此时政府必须要运用政策手段来调控经济,改善社会福利。但是,所有接受完全竞争企业理论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市场而非组织在配置资源,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当任何单个企业的产量都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时,完全竞争就实现了。 然而,上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于垄断状态下经济低效率的证明存在根本性缺陷。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学家采用的约束最优化模型的内在逻辑,这个模型被经济学家用来分析在完全竞争或垄断条件下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出与价格组合。问题在于在约束最优化模型框架内将竞争模型与垄断模型进行比较的逻辑①。如果技术和市场条件使完全竞争有可能实现,一家企业(或者是少数企业)又怎能在一个产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