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视角下的志愿动机

作 者:
罗婧 

作者简介:
罗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将志愿者动机的分化与满足视为一个连贯的过程,探究各类情境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通过对青年支教项目的研究发现,信息效应、价值效应、模范效应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具有明确动机的志愿者在参与前获得了相对更多的活动信息,而动机不明确的志愿者若能在参与过程中获取更多信息,其动机满足程度也会越高;当所处情境更认可志愿服务能够产生实质价值时,志愿者更容易具有明确且利他的动机,他们若能在参与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其动机满足程度也越高;当所处情境更能建立志愿者的“模范”形象时,志愿者更倾向于形成明确且利己的动机,他们若能在参与中得到更多锻炼机会、保持“模范”形象,其动机满足程度也越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志愿者既能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公共利益,也能在活动中提升自我价值、收获社会认同(布朗等,2010:142-144)。这些认识、感知、价值等激励大众加入志愿活动中来,促使基层社会良性运转。由此,对志愿动机(motivation to volunteer)的探究就十分重要。

       然而,以往的探讨默认志愿动机都包含某种明确的意图,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很多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是模糊的。模糊动机的存在非常普遍,大多数志愿者在参与前并不清楚会有怎样的境遇和感受:其动机可能仅是体验导向的,比如收获某种经历;或者是笼而统之的,其中包含了各种期许。但伴随志愿经验的积累或者结合外界信息的进一步思考,有的志愿者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参与动机,而有的志愿者动机则始终处于这种模糊状态。此外,伴随志愿活动的进行,志愿者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研究发现,满足程度越高的志愿者,其持续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越强(Clary et al.,1998;Stukas et al.,2005;Tang et al.,2009:178;罗婧、王天夫,2012;Ghose & Kassam,2014)。那么,动机分化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动机怎样获得满足?本文认为,除了志愿者的个体差异,志愿管理的各类特征和相关的社会情境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

       置于志愿管理的组织环节中,志愿动机的分化和满足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本文就此提出志愿动机的过程视角,结合志愿组织管理的各环节,探索志愿动机背后的社会机制。本文在搜集、分析大学生支教者的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将志愿者的动机区分为模糊动机和明确动机,探索二者如何分化、满足。并且沿用“利他—利己”的维度进一步区分了明确动机,比较了“利他—利己”两种动机取向在分化中的差异。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三种影响机制——信息效应、价值效应和模范效应。怀揣不同动机的志愿者通过服务为自身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志愿得以持续的基础,因而志愿管理要尽力促使不同的志愿动机得到满足(Musick & Wilson,2008:445)。

       一、跳出维度之争:志愿动机的分类研究

       当前志愿动机的分类研究主要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和提取各类志愿动机,试图建立一个能够容纳所有动机种类的分析框架。尽管这样的分类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志愿动机的认识,详尽地展现了志愿动机的多样性,但却将志愿动机理解为某种静态的结果。本文认为,志愿动机是一个包含变化的动态过程,存在着模糊与明确的分化。只有引入“模糊—明确”的分化框架,才能跳出现有志愿动机分类研究中的维度之争,从过程视角中揭示志愿动机的本质。

       (一)模糊与明确:被忽视的分化过程

       动机与行为的“起因”或“理由”有所不同,指的是行动者赋予行动不同的激励与指导(李钧鹏,2010:58-59)。而在志愿动机中,这种“激励与指导”可能是明确的、包含了鲜明的意图和目标;也可能是模糊的、以尚不明确的体验和期许为引导。

       尽管尚未有学者将这两种情况区分开来,但在学者的调查中,“模糊”的志愿动机却多次出现。比如吴鲁平(2007)的研究显示,“好奇”“玩玩”是常见的参与动机。肯奈恩等(Cnaan et al.,1991)从已有文献中总结了28种志愿动机,其中除去“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志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等明确动机之外,“我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做”“我有空闲”等不含有明确激励的参与“起因”,也被视为动机的类别。在本研究的调研中也是如此,不少支教者在访谈时都以“我是被同学拉去的”“有朋友说很有意思”等参与“起因”或者“大家都说有意义”“我想体验一下”等模糊说法作为自己的动机,而在进一步通过列举明确的动机类型(为了提升能力、让社会变得更好等)来试探受访志愿者是否对某些动机具有倾向时,他们往往不置可否。

       志愿动机伴随着志愿者的自省活动而形成。志愿者在参与前一直接收着来自外界的信息,自身也会不断地思考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志愿者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动机,有的志愿者却仍然难以回答参与志愿活动的明确目的。本文试将这两种志愿者区分开来,即具有明确目标、强烈导向的志愿者和动机模糊的志愿者。根据访谈资料,我们发现:前者中更容易出现多次深度参与、将该志愿活动视为“事业”的志愿者;而后者大多是首次参与、抱着尝试心态的志愿者。当然,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前者。需要说明的是,模糊动机并不等于没有动机。因此,无论志愿者具有明确的动机还是模糊的动机,他们在活动后都能根据体验、收获去评价自己的动机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总体来看,尽管模糊动机早已出现在学者的研究中,但“模糊—明确”的区分却一直被相关研究所忽视。这是过程视角在志愿动机研究中的缺位所导致的。而这种缺位也使得现有志愿动机的分类研究陷入了维度之争的窠臼。

       (二)动机分类的不同维度:围绕“利他—利己”的争议

       “利他—利己”是志愿动机分类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划分维度。巴斯通(Baston,1987:65)就将志愿动机区分为“利他”和“利己”两种,利他动机以身份认同感为驱动,而利己动机则是以个体责任为标志。“利他”“利己”的内涵随时代更替而不断演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