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共同体重塑与高校社区治理创新

作者简介:
高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学、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赵环,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徐选国,通讯作者,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学、社区社会学、基层治理。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高校作为集人口、地域、环境、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特定区域,乃是一种具有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场域。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亟待应对,但由于德育工作机制不畅,难于发挥有效影响,使得高校学生在日常行动方面脱嵌于日常生活领域。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其本质原因在于未能真正重视、理解高校社区的意涵,限制了高校社会工作嵌入发展的实践空间。本文认为,应当重新理解高校社区的内涵及其生活同体本质,并将其重新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之中,推动德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有机融合,促成对高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有益探索。因此,本文从治理载体、政策引领、主体建设及实践模式等层面提出了将高校重塑为学生生活共同体的发展策略,以此探索高校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这种导向可能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抓手。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9)01-0084-10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执行“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时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这一要求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到有力深化,明确“立德树人”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后,2016年所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教育、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中,要求大力推动精准育人,加快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而后,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可见,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形塑人类灵魂的核心工程,乃是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强化其与诸育间的紧密联系,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良性有序发展,更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重任。那么,如何改变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创新原有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其改革升级,积极助力实现新时代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工程,已然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挑战

       新时代不仅仅象征着我们新的历史方位,同时也内在地要求高校教育的本质应该回归人的本身。抛开各种专业教育的不同指向性,高校德育的共同使命和任务在于找回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取向。但需要正视的是,新时代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思德育工作的创新机制及其路径。

       (一)找回主体性: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重新定位和深度反思当前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将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彰显育人强国的时代使命。所谓道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工作者基于一定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依据青少年群体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力求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思想政治观点转化为个人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意识的过程。道德教育在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重点就是实现个人将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推动道德的社会化。从根本上来讲,道德教育保证了社会与个人内在的和谐性,推动个人习得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其日常实践能够有益于社会良好运行与发展。因而,一方面,德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社会化机制,承担着传导主流社会价值规范和价值观的功能;另一方面,德育提供给个人相应的伦理准则和价值规范,协调其自我价值,满足个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经过2010年和2014年教育部对德育指导思想的两次调整,有效实现了将公民社会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德育之中,直接推动了德育思想从政治认同到社会认同的历史性转变[1]。而这种转变恰恰揭示了当前德育工作应从原先政治为本转向学生为本、生活为本的现实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内生资源。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加之网络社群的迅速崛起,人们对日新月异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应接不暇,以致无暇思考和顾及身边的各种道德失范现象,也越发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偏向于经济利益、个体私利的追求,大学生甚至沦为知识技术的“容器”。同时,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弱化,一方面,作为德育工作主阵地的“两课”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度有限以及“先天”缺陷等问题,形式主义色彩浓厚,未能真正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实际功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组织建设的正向成效容易被社会负面影响消解;再加上,思想工作中以灌输为主,使得大学师生将大量实践和精力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迎合人才市场需求,而忽略了自身的道德实践,这就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工作。

       (二)脱域的“实践”: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塑造“有道德的人”,即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从,从而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并理解这种社会化的正确性及其价值[2]。高校德育作为一种党和国家育人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其目标在于培养一批具备社会主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构建起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队伍。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对象是广大高校学子,借助统一规范的课堂教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旨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价值规范“社会化”每个学子。

       然而,长久以来,高校德育工作普遍重视课堂教育灌输,而轻视平台建设。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并产生重要作用的当下,教育逐步被技术化、工具化,表现为“不关心世界与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于外在的目的,功利性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3]。这就使得高校德育出现双重问题:一是教育模式的固化,德育的教化工作主要固化于思想政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既缺乏与其他智育课程的有效结合,也未能与社会实践加以融合,且呈现出课程的知识化、信息传递形式的单一化、教学的硬性灌输化等特点。二是参与主体的重视程度弱化,一方面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德育工作形式主义色彩明显,其更多的时间致力于理论与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价值观发生变迁,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滋生,忽视道德修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影响及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