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欧阳青,武汉市团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共青团学、青年问题及研究;陈胜利,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文化,社会学理论。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青年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面深化改革民族复兴,为青年发展政策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重任。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青年研究取得学术上长足的进步,但青年学学科建设仍然争议不断,其学科属性界定、学术规范认同、学科价值评价等方面,“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困境依然存在。本研究通过对青年研究发展历史定位、学科建设理论、现实定位的重新思考,在基础理论层面,立足于新时代背景,创新地探讨青年学科建设的构想。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当今世界正经历几百年来少有的大变局,中国社会正处在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卓越迈进了四十年,走向了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大变动,必然迎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中国青年研究从发端、发展到繁荣,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正在逐步成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青年学学科建设,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青年学研究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担着全面深化改革民族复兴、为青年发展政策科学提供理论依据的重任。

       现实地考量,青年研究中关于青年学学科建设仍然存在各种争议,青年学学科属性界定、学术规范认同、学科价值评价等方面,“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困境依然存在。

       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历史地分析和评价学科困境的根源,探讨青年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定位;从学科建设理论规范入手,探讨青年学学科建设的科学依据;立足于青年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学科建设关系的再认识,创新地探讨青年学科建设的构想,是破解困境的一个有益视角。本研究通过对青年学学科发展定位的重新思考,厘清一些理论上、认识上的困扰,在基础理论层面,做此研究,为推动落实群团工作学科建设,落实青年发展规划要求,提供一些参考。

       一、青年学发生发展历史考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青年研究适应迫切的社会需求,起步发展。在理论上从青年发生、发展、青年的本质及青年现实问题的不同侧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青年研究组织体系建设中,学术群体与研究平台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在学科建设方面,主流观点是,青年学在理论形态和实体形态上,已初具规模。历史地来看,青年学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青年研究与社会政治变革的同频共振

       回顾中国青年研究的历史,普遍以为,我国青年研究是以《新青年》创刊为起始标志,以1915~1927年为青年研究的发端阶段。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在青年中广为传播,广大青年深受其影响,十月革命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进而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的青年群体的力量。由此,青年群体、青年运动、青年问题在社会和学界受到广泛重视,近代学术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开始出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青年成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这几年来骨干力量,青年命运与国家建设成就高度同步。这一时期,形成了以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核心主要内容的青年研究队伍,青年研究以青年工作理论为主。直至20世纪80年代,“文革”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使得敏锐感知社会变迁的青年,再一次显现出青年力量。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问题突出出来,青年工作也空前活跃,引发了党、政府和社会对青年的高度关注,青年研究也随之兴旺繁盛起来,学科化青年研究正式起步。

       中国青年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显示出紧密相关的同步特点。这一过程,反映出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青年的社会影响力在扩大。青年以群众运动方式广泛参与中国政治社会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热情非常高,青年政治社会化要求比较突出。中国青年研究从研究内容关注点到历史发展的社会背景因素,都有明显的政治相关性。

       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青年研究思想方法上的主导性地位。青年研究与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高度契合,又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这种与中国革命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使得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革命发展史观,长期成为青年研究唯一逻辑起点。

       (二)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工作纠缠相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年研究的目的相对单一:教育和培养青年成为革命接班人。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之相对应的“革命史观”指导下的青年团的建设、青年工作和青运史理论。80年代后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激烈地影响到社会稳定,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而突出青年主体、青年视角的,学术取向的青年本体研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直至21世纪初,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群体的勃发,以青年视角关注青年本体,社会科学多专业角度的青年研究,逐渐走向前台,其中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最具理论解释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梳理青年学科化建设组织体系的起始,早期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包括高校、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多是在共青团推动下建立起来的。1980年共青团中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文成立青少年研究所,创办《青年研究》。最初成立的青少年研究所位于团中央机关,相当于共青团中央的一个所属部门,因为在研究思想倾向上的分歧,机构撤销,人员并入社科院社会学所。1985年中央团校基础上建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全力推动青年学的研究,1988年出版《青年学》标志“青年研究向学科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几年后,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是当前规模最大最主要的青年研究机构。现在,青年研究主力机构系统为:共青团系统、社科院系统、高校系统。目前共青团仍然是青年学研究的主要坚持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