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19)01-0035-12 唐绍仪内阁是南北统一后民国首届内阁,学界历来关注较多。但既有的研究多受革命话语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崇唐抑袁”倾向,异口同声地谴责袁世凯为实行独裁,肆意破坏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制,处心积虑要搞垮唐内阁;对唐绍仪则大加称颂,把他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果实的捍卫者,为了维护约法上的副署权,不惜同袁世凯决裂,脱离北洋集团①。这种说法流传虽广,却忽视了不少重要的历史面相,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通过对若干基本史实的考察和梳理,认为袁世凯逼垮唐内阁之说不能成立;相反,在唐内阁受到多方冲击而动摇时,袁还曾设法予以维护。最后导致袁、唐关系破裂和唐内阁倒台的,亦非守法与违法、革命与反革命之争,而是调和南北与统一中国两种政策之间的冲突。 一 唐绍仪组阁的政策取向 还在南北议和期间,双方的代表就讨论过清帝退位以后,未来新政府的组成人选。1912年1月15日,北方代表唐绍仪、杨士琦与南方代表王宠惠、汪精卫等人在上海唐绍仪寓所开会,拟由袁世凯出任南北统一后民国的大统领,孙中山副之,唐绍仪任内阁总理大臣,黎元洪、陈锦涛、张謇、汤寿潜分别担任海军、度支、农商、邮传各部大臣②。由于未来官制尚不确定,对中央政府各部长官,仍以“大臣”相称。该方案囊括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大势力——北洋派、革命派和立宪派。这个名单清楚地显示,南北议和中的北方首席代表唐绍仪将成为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唐绍仪膺选民国首任总理绝非偶然。他在辛亥南北议和中担任北方的首席谈判代表,表现出同情革命的态度,竭力推动共和在北方的实现③。对于结束两千余年的君主制度,缔造南北统一的民国,唐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能够以和平方式完成辛亥革命,舆论普遍目为奇迹,认为“此唐虞以来生民未有之光荣”④,“曾不数月,竟举数千年之君主国体一变而为民主国体”⑤。唐也因此而声望大增,跻身民国功臣之列。一方面,唐绍仪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共和制度推向北方,帮助革命势力达到了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此举也为袁世凯取得总统大位,登上民国的权力巅峰,铺就了道路。这使他获得了南北两方面的信任,从而成为组阁的不二人选。 从某种意义上讲,唐绍仪最大的政治资本,得自于调和南北政策的成功,正是这项成就使他当上了总理。袁世凯的属下唐在礼回忆,唐绍仪在担任总理之后,“对南方表现了继续接近”⑥。这并不能视为唐完全站到南方一边,而是说明他继续把调和南北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政策。同时,南北议和的成功也使得唐绍仪相信南北是可以合作“建国”的。蔡元培后来曾对人说,唐绍仪在南京时非常乐观,“大言炎炎,不可一世,觉天下事皆可任宜玩弄”⑦。清帝下诏逊位后,孙中山按照约定,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推荐袁世凯接任,又提出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任后现任总统始行解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三项条件⑧。随后,南方派出蔡元培等人组成专使团北上,迎袁南下就职。唐绍仪与专使团同行,2月26日抵达北京,“当夜即入袁总统府中,与袁密商一切”⑨。此时南北双方正就国都地点展开争执。北方主张统一临时政府设在北京,袁世凯在复孙中山的电报中称:“舍北而南,则实有无穷窒碍。北方军民意见尚多纷歧,隐患实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潜长,北京外交团向以凯离此为虑,屡经言及,奉、江两省时有动摇,外蒙各盟迭来警告,内讧外患,递引互牵”⑩。南方则针锋相对,力主都城设在南京。黄兴表示,“袁公虽与清廷脱离关系,尚与清帝共处一城。民国政府移就北京,有民军投降之嫌,军队必大鼓噪”(11)。这反映出南北虽在形式上已告统一,但彼此缺乏信任,猜忌甚深,正如当时报上所言,“北则务欲保其固有之雄威,南则不忍坐失已成之大局”(12)。唐绍仪在同袁世凯会谈时,“颇有允认北京建都之意”,但请袁“先赴南京,后再颁行北京建都布告”(13)。汤觉顿在向梁启超报告京津政情的信中,也透露说“唐极主袁南行”(14)。袁世凯向唐绍仪和迎袁专使团表示,愿赴南京就任(15)。不难看出,唐绍仪在定都和袁就职地点问题上,周旋于南北之间。《顺天时报》曾发表一篇评论,称唐绍仪“随同江宁专使相携来燕,即劝总统南行,则唐代表之还京,恰似代表南省奉江宁欢迎之专使也”,“呜呼!唐代表往时代表北省,来时代表南省,一人之身,贤劳如此,然其使命何在?古今行人未尝有如此之变幻不测者也”(16)。这些文字对唐虽不无揶揄之意,却形象地表明,此时的唐正积极扮演着南北间政治掮客的角色。 由于北京兵变的发生,袁世凯南下就职计划中辍(17)。经南北协商,南方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但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员须在南京接收政府交代事宜(18)。3月8日,袁世凯致电孙中山,正式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电文称:“国基初定,万国具瞻,必须华洋信服、阅历中外者,始足膺斯艰巨,唐君此其选也。”(19)次日,孙中山电复袁世凯,对唐绍仪任国务总理表示“极赞成”,并代咨送参议院(20)。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开会投票表决,以17票对4票的多数通过(21)。袁世凯随即发布命令,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22)。 在组阁过程中,最具实权的陆军总长一职成为南北争夺的焦点。袁世凯提名段祺瑞为陆军总长,遭到南京临时参议院反对,“拟俟袁总统改用黄兴为陆军总长,然后承认云”。此举得到了南方军界的大力支持,粤籍军人刘毅、朱先悴联合各军致书参议院,不承认段祺瑞为陆军总长,要求改任黄兴(23)。唐绍仪在此问题上,是赞同南方主张的。孙中山在写给章太炎的一封信中披露:“清帝未宣布退位之前,季新、少川曾私约克仍掌陆军或参谋。”(24)季新、少川和克(强)分别是汪精卫、唐绍仪、黄兴的字。这表明,唐绍仪在南北议和期间,就已考虑由黄兴出任未来的陆军总长。不过,唐的这种态度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他站在南方一边,反对北方。就当时南北两方军事实力对比而言,无疑是北强于南(25)。因此,由南方革命派人士掌管南北统一后中央政府的陆军部,是平衡南北的一种手段。由于北方军界和社会各界强烈反对,唐绍仪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意由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但作为交换,他又支持南京临时参议院的提议,以南方阵营人物担任北方三省都督,即“以柏文蔚为山东都督,王芝祥为直隶都督,某某为河南都督,力求照此发表”(26)。 经南北双方商议,敲定阁员名单如下:外交总长陆徵祥、内务总长赵秉钧、财政总长熊希龄、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教育总长蔡元培、司法总长王宠惠、工商总长陈其美、农林总长宋教仁、交通总长梁如浩(27)。该名单由唐绍仪携往南京,交临时参议院审批。3月29日,经议员们投票表决,除梁如浩外,其余均获通过。议员中有人建议由唐绍仪本人暂兼交通总长(28)。次日,袁世凯即据此发布大总统令,予以正式任命(29)。就在同一天,唐绍仪在南京临时政府为其举行的宴会上,由孙中山主盟,黄兴、蔡元培作介绍人,起立宣誓加入同盟会。唐入同盟会,是孙、袁之间早已商量好的(30)。由于袁世凯和唐绍仪均属北洋派,此举显然是为了在总统、总理两巨头间制造某种南北平衡。而唐于内阁成立后才履行入会手续,这旨在表明唐并非以同盟会员的身份组阁。显而易见,唐内阁是一个南北各派与各界人士的混合内阁。唐绍仪出身北洋派而加入同盟会,象征着他调和南北的政治方针。当时的舆论将此称之为“含宏主义”,即“融各党于一炉而冶之”(31)。在这个意义上讲,唐的政治立场有一定的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