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地理学  

作者简介:
安宁(1987- ),男,陕西汉中人,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地理研究,E-mail:ning_ann@126.com,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梁邦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朱竑,通讯作者(1968- ),男,甘肃临夏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文化地理,E-mail:zhuh@scnu.edu.cn,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中非合作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选用Endnote和Antconc等信息提取软件对国内外知名文献库中收录的有关中非合作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以“中非合作”作为模糊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Taylor & Francis、Elsevier和中国知网四大数据库进行搜索,得到相关中外文文献共计623篇。分析发现,中外学者对中非合作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分析框架之下,其他学科视角相对缺乏。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来看,尽管也有部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学者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完全脱离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且数量较少、未能体系化。因此,本文从与中非合作最为紧密的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以及社会文化地理等三个方向提出了未来可能成为中非合作研究热点话题的基本研究框架。鉴此,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文地理学者投入到中非合作研究中,积极发挥中国地理学“走出国门”的大国智力责任和担当,为中非合作研究与实践作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1 引言

      在地理学界有一个现象,发达国家地理学者的研究范围并没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研究议题往往涉及全球各个角落。而中国地理学研究在一段时间里却主要局限在本国范围内。

      随着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地理学者开始比以往更为关注中国以外的地理学研究话题,如杜德斌等(2015)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南海、中亚以及欧亚大陆桥地带等地区面临的可能风险;孟辽阔(2015)讨论了巴基斯坦作为中国传统友好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的双重角色,提出了将巴基斯坦打造成为具有“中国方案精神”新型国际关系示范点的建议;陆瑾(2015)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研究了伊朗人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等。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中国地理学者及其研究“走出去”的尝试。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为满足日渐深入的参与全球治理的需求,亟需中国学者在智库保证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地理学无论是为国家建设服务之用,还是满足学科自身发展之需求,走出国门开展全球视野下的研究都显得尤为必要。

      中非交往历史由来已久。自1956年中国与埃及正式建交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发展,之后因第三世界间的友谊开始快速升温,双方合作不断深化。直至1980年,中非合作项目超过了800项(Manji et al,2007)。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中非关系更是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超越法国,成为非洲进口产品的首位输出国;截至2016年,中国在非修建铁路里程达5675 km,公路5064 km;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已与51个非洲国家全面建交;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多个方面,中国都在全面深化对非合作关系(央视网,2016)。此外,自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成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中非合作将进一步加快(王南,2015)。中非合作正成为全世界无法忽视的重要地理、经济和政治事件,催生了许多与之相关且值得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迅猛发展的中非合作正在触动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西方政府、媒体、学界等纷纷发出声音,质疑中非合作,不惜用“中国威胁论”以及“新殖民主义”等词藻对中非合作进行抨击(王洪一,2006;Mawdsley,2008;罗建波,2009;Jauch,2011)。虽然中国政府和媒体都在强调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经典样板以及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模式的有力见证,但整体来说缺乏像西方一样的强有力的话语权以及缺乏系统的学理支撑。西方一手炮制的“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为中国在非洲的政治经济活动带来了困扰和阻力。为此,需要中国学者加强对此类问题的探讨,积极发出关于中非合作的声音,针对西方对中非合作污名化的现象做出必要的回应。

      上述分析说明,中非合作研究既是对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智力层面支持的强烈需求,又是回应西方对中非合作污名化的必然工作,同时也是中国地理学研究走出国门的契机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国内外知名文献检索库(Web of Science、Taylor & Francis、Elsevier和中国知网)关于中非合作的文献梳理和分析,对已有关于中非合作的研究进行评述,提出从人文地理学视角研究中非合作可能涉及的议题,以期中国学者在未来关于中非合作的研究方面发出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

      

      图1 中非合作年度文献量统计图

      Fig.1 Annual number of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literature

      2 数据和方法

      本文采用了中外文核心文献检索库分析的方法探讨中非合作的研究现状。对于外文核心文献检索库,研究将Web of Science(其中涵盖Wiley,Springerlink,Sage和Routledge等数据库),Taylor & Francis以及Elsevier作为观测对象,以“中非合作”(包括“Sino-Africa cooperation”,“China-Africa cooperation”,“Sino-Africa collaboration”和“China-Africa collaboration”等四组搭配词)作为关键词进行主题、关键词和摘要关键词检索;而对于中文核心文献检索库,研究将中国知网中文核心库作为文献数据源,以“中非合作”作为关键词对数据库进行主题、关键词和摘要搜索(中外文文献搜索时间段都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为了弥补可能的数据缺漏,在搜集过程中,以部分相关高引论文作为补充。

      基于上述方法,本文获得与中非合作相关的外文文献241篇、中文文献382篇。将搜集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进行分析后发现:从中非合作研究的出版物情况来看,外文文献期刊来源较为分散,共有127种期刊发表了中非合作研究成果,其中《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最多,达12篇;中文文献期刊来源相对较为集中,有71种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但主要集中在《西亚非洲》和《国际政治研究》,两种期刊共发表了191篇中非合作文章;从学者的学术影响力来说,刘鸿武、李安山、罗建波、黄梅波和张春等中国学者学术标签较为明显,均发表了超过10篇相关文章,但大部分是非地理学者;从外国学者来说,都柏林三一大学的Padraig学术标签较为明显,发表了6篇相关文章,而且是基于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展开的。从中非合作研究的历史脉络来说,中文期刊对该话题的关注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外文期刊的真正关注则始于21世纪初。在2008年前后,中外期刊对中非合作研究的关注度开始迅猛增加(图1)。此外,通过Antconc软件对文献标题进行分析可得,中文期刊都围绕“中非关系”“发展”“投资”“援助”和“中非经贸合作”等主题展开,而外文文献则主要围绕“Economic”(经济)、“China-Africa relation”(中非关系)、“Aid”(援助)、“Agriculture”(农业)和“Media”(媒体)等主题展开(表1)。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初步的结论,即中外学者对中非合作主要的关注点是围绕政治和经济研究开展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