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际刚,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物流战略,交通运输。北京 100010

原文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全球连接能力弱、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偏高、质量效益不佳,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等严重不足,传统运作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突出。“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绿色化进程将深入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供给、制度、资源环境以及国际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中国物流业朝着安全、高效、便利、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中国是全球物流大国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1]。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52.8万亿元[2](表1为近年来的物流总额变动)。201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36.89亿吨,公路货运量368.69亿吨,水路货运量66.78亿吨,民航货邮运输量705.80万吨。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26962.2亿吨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66771.5亿吨公里,水路货物周转量98611.3亿吨公里,民航243.5亿吨公里。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26.72亿吨,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8亿TEU(标箱),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974万件[3]。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公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快递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货运量居世界第二。

      

      在规模快速扩展的同时,物流能力有很大提升。201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25万公里;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66个;全国民航机场达到229个[4]。截至2016年底,全国营业性通用(常温)仓库面积达近10亿平方米,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不断涌现。物流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为物流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物流市场开放程度高

      改革开放之初,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有联邦快递、敦豪、天地物流、联合包裹、马士基等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中国入世后,物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2006年起,外资企业在中国可自行设立分销网络,独立经营物流业务。凭借规模、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跨国物流企业已从原先主要以合资为主逐步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从集中于中心城市物流业务向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展开。例如,联邦快递在广州白云机场设立亚太转运中心,联合包裹在香港、上海、深圳设立航空转运中心,天地物流在上海、北京、香港设立微型转运枢纽,敦豪设立香港转运中心和上海北亚转运枢纽。开放的中国物流市场成为世界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国企业竞逐的焦点。2014年9月,中国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引进来的同时,国内物流企业国际化也迈出一定步伐,加大开拓国际物流业务和海外布局布点力度,见表2。

      

      (三)物流业发展不平衡

      受经济、生产力、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信息化水平、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物流业呈现东部发展快,中西部发展慢,城市物流相对发达,农村物流滞后且水平低的局面。以快递为例,2017年,东中西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0.9%、10.8%、8.3%,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0%、11.7%、7.3%[5]。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信息更为发达的大中城市。

      从社会物流总额的绝对值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82.8%增长到2017年的92.8%[6],工业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消费市场紧密连接、竞争激烈、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家电、日用化工、烟草、医药、汽车、连锁零售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物流需求旺盛,特别是快递业呈现超高速发展。居于产业链上游、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与农资、钢材、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四)已形成多元化物流发展格局

      物流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从需求看,既有民生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传统企业,也有专业化企业和新兴企业。在近些年物流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态势下,社会资本纷纷进入物流领域。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日趋呈现多样性,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平台、联盟、O2O、众筹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区域、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多种类型。物流企业不断开拓业务范围,开展代收货款、上门取件、代客报关、代客仓储、代上保险、代发广告、签单返回等时效业务和增值服务;冷链、跨境包裹、社区代收货、智能快递箱、校园快递、农村快递等新兴和专业化业务不断涌现。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交叉渗透融合进程加快。物流服务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竞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物联网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关注点。一些物流企业开始进军物流电商领域。

      (五)物流服务科技水平有较大提升

      与过去科技含量较低的状况相比,目前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一定进展,物流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升。物流行业自身技术进步较快,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高速铁路、高速船舶、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智能物流设备等现代物流装备进入快速发展期,物流企业普遍使用手持终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条码、无线靶枪等,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与物流业进一步加快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物流业务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供需匹配APP系统受到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