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的“朋友”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上海托幼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爸爸:如果老师给你们做游戏,三个小朋友一组,让你自己选两个小朋友,你会选谁?

      夕夕:心怡。

      爸爸:另外一个呢?

      夕夕(犹豫了一下):瑞真。

      爸爸:为什么?

      夕夕:因为他是韩国的。

      爸爸:那你为什么不把他排第一呢?

      夕夕:因为我已经跟心怡做朋友很久了。瑞真开始来得少,我本来跟百皓一起玩,后来百皓来得少了,瑞真有段时间总来,就跟他成好朋友了。

      三四岁的孩子就懂得交朋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知道女儿夕夕跟心怡是好朋友,想了解她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相处的情况,故意问她选两个人会选谁,好知道她除了心怡还跟谁玩得比较好。她的回答有几点很有意思。

      首先,她说出心怡时非常快,不需要思考,而在想第二个好朋友时,需要想一下,这说明她与心怡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是明显不同的,即使她对朋友的理解还不会真的像成人一样,比如,她肯定还不太理解信任、承诺和价值观的复杂含义。

      其次,她用跟心怡做朋友很久了作为理由把她排在第一位,这个解释既“霸气”,又很令人感动。她把相处很久这件事用在一个同龄的小朋友身上(而不是父母或者某个自己从小喜欢的物品),并且以此来影响她现在的选择,甚至是影响将来的行为。比如,她有时会说“心怡是我的好朋友,我会永远爱她”。

      最后,夕夕讲述她跟心怡、瑞真和百皓三个人交朋友的过程。心怡已经被她毫无疑问地定性,当成稳定的好朋友。瑞真和百皓则是根据交往频率,也就是连续一起玩耍的次数,而有所区别和变化,他们好像是在夕夕的朋友考察期,或者他们只是夕夕幼儿园朋友圈的短暂过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伴随着从父母身边、家庭离开,进入幼儿园与同龄伙伴进行更多的交往和互动,学龄前孩子开始发现交往的快乐,开始真正发展友谊的概念。在此之前,他的大部分社交活动仅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并无真正的社会互动。

      比如,在小区的广场上,两个两岁的孩子一起骑摇摇马,他们更多的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各骑各的摇摇马,偶尔会争抢,然后被其父母拉开。他们之间很少有真正的互动。这种情境被心理学家称为“平行游戏”,对孩子的发展也很重要,但与友谊无关。

      在三岁之后,孩子同伴有了真正的社会互动,包括按规则玩耍、分享、协作等。此时,同伴变成了拥有特别品质和能够给予他奖赏的个体。如果说学龄前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反映出他对照顾、保护和指导的需求,那么他与同伴的关系更多建立在对陪伴、玩耍和娱乐的需求上。

      拿夕夕与心怡的交往来说,就具有这种超出表面的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的特点。日积月累,夕夕的快乐逐渐建立在心怡身上,而不是某一次一起玩耍的快乐,也不是某一个两人共同娱乐的项目。因此,当我问夕夕选择谁时,不管问的是做什么活动,她都会首先想到心怡,因为心怡的陪伴正在变得比那个活动本身更重要。而夕夕对瑞真和百皓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一起玩耍的方便性和临时性,虽然他们之间有互动,但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以及一起做某项活动本身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可以称为“朋友”的这个人所取代。

      当然,绝大多数学龄前孩子的友谊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他所说的“最好的朋友”和“永远的朋友”,有很大可能都是暂时的,但少部分孩子是有可能向前发展出比初始阶段更深厚的友谊的。所以,当我听到夕夕说“我已经跟心怡做朋友很久了”,一种莫名的感动顿时涌上心头。尽管现在还不能判定夕夕跟心怡的友谊会维持多久,或者假定如果她们会被偶然的因素分开,比如,将来不在同一个班级,她们会在多大程度上伤心难过。

      实际上,在遇到心怡之前,夕夕已经有过一两个朋友。她接近三岁时开始上幼儿园,第一年是在外公外婆那里的幼儿园,当时也交了一两个好朋友,但她回北京上幼儿园后,很快就忘记他们了。当外公对夕夕谈起这两个小朋友时,夕夕的“冷漠”令外公颇为失落。从孩子理解朋友和友谊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来看,这并不奇怪,因为那是她交朋友最初始的相对模糊的阶段。甚至,在最早期的所谓朋友交往中,孩子并不是主角,而更多的是家长陪伴在场时的引导和“撮合”。

      然而,心怡确实在很多地方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夕夕9月生日,所以一年后回北京上幼儿园,仍然上小班。有一段时间,小朋友们吃完早点后围坐到老师身边。夕夕吃饭比较快,心怡吃饭比较慢,为了跟心怡坐在一起,每次夕夕在位子上坐好后,会把一条腿伸到旁边为心怡占座。

      有一次,夕夕说心怡吃东西的时候突然拿她碗里的东西吃,她开始有点不开心,后来想到她们是好朋友就不生气了,然后跟心怡说“咱们是好朋友,你吃我的,我也吃你的”,说着就去拿心怡碗里的东西吃。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四岁时,开始出现对他人分享的预期,到五岁前,已经能够将对他人分享的预期与自己的分享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预期到对方会分享,才会分享给对方。正是因为孩子对朋友进行分享的预期更高,所以他们会对朋友比对其他同伴做出更多的分享行为。夕夕和心怡的行为不仅体现了这些分享行为的特征,而且通过以朋友的名义进行分享和交换而解决了潜在的冲突。

      孩子的同伴交往也并不总是开心的。首先,学龄前孩子之间的攻击行为是比较普遍的,这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道德观念都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行为的数量、频率和每次攻击行为的持续时间都会下降。

      像抢玩具或霸占空间等是学龄前孩子的典型行为。实际上,这也是孩子学习社会经验的一部分,具有积极的成长作用。心理学家研究对比了四岁孩子与兄弟姐妹和与朋友解决冲突的过程,发现孩子在与兄弟姐妹发生冲突的时候,比与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多是采用强制和威胁等权力控制的策略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