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意識和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全球化、現代性似乎沒有強與弱的鮮明態度——既沒有激烈的拒斥,也沒有激情的擁抱;然而,在學術討論中,卻有着強與弱兩種態度的對立:要麽全身心擁抱,要麽全方位拒斥。而正確的做法則應是,哲學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斷。這也是正確看待和對待“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的基礎。 一、是拒斥還是擁抱:揮之不去的現代化、現代性、現代主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判斷或命題,是基於全球化或世界化這一事實之上的。如果沒有世界範圍內的交往與合作,便沒有人類共同命運這一課題;如果沒有各種風險導致世界範圍內的交往與合作失效,“人類命運共同體”便不會成爲世界性難題。課題是事實判斷,難題是價值判斷。由於課題與難題是基於現代化乃至全球化這一事實之上的,因此,衹有從現代化的運行邏輯中,纔能理解和把握這一課題與難題。 現代化如何導致全球化、世界化,是需要首先加以確證的事實。“現代”與“現代性”,“後現代”與“後現代性”不單純是一個概念。“現代”“後現代”是與“古代”“近代”相關聯的概念,它表明的是一個不同於古代和近代社會的新型社會形態。而在西方,“現代”與“近代”通常被當成一個概念,用來特指與歐洲中世紀完全不同的社會結構類型,而“後現代”與“現代”似乎有明顯的界限(儘管哈貝馬斯把“後現代”看成是“現代”的延續形式),因此,“現代”“後現代”更具有時間性特徵。當然,把不同社會歷史形態區別開來的不衹是時間上的前後順序,更在於社會性狀上的差異。如果不是把“現代”僅僅看作是一個與古代和中世紀區別開來的時間概念,而是視爲一個內涵極爲豐富的範疇,那就應當從內部挖掘“現代”概念的深刻含義和重要意義。從一般結構角度看上去,“現代”至少包括三方面意義:現代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基於這種根據的展開和延續所造成的後果;基於這種根據之前和之後的觀念。與這三個方面對應的概念便是“現代化”“現代性”“現代主義”,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的圖像:從原始發生看,現代化具有優先性,沒有一個始自近代的現代化運動,現代性和現代主義就無從發生;現代性、現代主義本質上是作爲現代化的過程和結果出現的;而現代性、現代主義一經發生,便又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力量推動着(有時制約着)現代化的展開方式和延續形式。時下關於現代性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於作爲現代化性狀的現代性、作爲現代化觀念形態的現代主義討論上,而對造成現代性、現代主義根據的現代化的研究明顯不足。這是目前“現代性”研究的一個誤區:沒有對市場的、科學技術的、日常生活的深入研究,關於現代性的絕大部分說明都是不徹底的;而一個不徹底的說明,必然會引發概念的爭論和缺乏主題的討論。這也是目前哲學研究的一個致命弱點:對歷史學、文化學、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的相關成果缺少關注,剩下來的就衹有概念爭論和無主題討論了。因此,關於現代性的研究,應當採取生成論的奠基方式,即以現代性是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怎樣可能的追問方式去釐定現代性問題。 當這種社會性狀上的差異,與“古代”“近代/現代”“後現代”概念糾合在一起時,便產生了“古代性”“現代性/近代性”“後現代性”概念。與現代、後現代具有時間性相比,“現代性”“後現代性”概念更具有社會內容特徵。這種特徵是通過社會生產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精神結構等表現出來的。在馬克思(K.H.Marx,1818-1883)、韋伯(M.Weber,1864-1920)等人看來,“現代性與傳統社會相對立,它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斷變動的特點。從笛卡兒起,貫穿着整個啓蒙運動及其後繼者,所有關於現代性的理論話語都推崇理性,視爲真理之所在和系統性知識之基礎。人們深信,理性有能力發現適當的理論與實踐規範,依據這些規範,思想體系和行動體系就會建立,社會就會得以重建”①。這樣一來,現代與現代性、後現代與後現代性便有了某種通釋性。在當代西方有關後現代與後現代性的論述中,這些概念經常是混同使用的。 與“現代”“現代性”“後現代”“後現代性”這些概念相對應的,是“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概念。“現代主義”這一概念在當代學術論著中並無市場,甚至可以說人們很少使用這一概念,原因在於,人們更關注當下的生活世界,而對近代/現代化運動中形成了怎樣的社會結構和思想理論體系少有興趣;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現代主義所指稱的社會特徵和思想體系均已成了意義不再增加的歷史文本。相反,在當代生活領域,如繪畫、音樂、建築、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後現代主義”“後現代”是最時髦的概念:“後現代話語甚至已經滲透到了大衆文化當中,湧現出了許多討論各種不同主題的文章,這些主題包括:後現代總統制、後現代愛情、後現代管理、後現代神學、後現代心靈、後現代電視節目等等。”② “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現代”“現代性”、“後現代”“後現代性”不同,它們主要是一種思想體系、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更具有主體性和主觀性;而“現代”“現代性”、“後現代”“後現代性”是對社會時間結構和社會性狀的反映和描述,更具有客體性和客觀性。依照傳統理論,當被描述的對象具有確定性、客觀性的時候,衹要用以描述對象的工具和符號正確而有效,那麽這種描述本身則可能是正確的。然而,這對自然科學來說有效,未必對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有效。因爲,一方面,被描述的對象具有多面性,描述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着重其中的幾點或一點;另一方面,描述者總是把自己的需要或價值態度附加到描述對象上,從而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描述結果。同樣,後現代主義作爲對西方當下社會生活的描述,由於描述者的理論旨趣和生活態度是不同的,而當下生活又是複雜多樣的,所以,並沒有統一的後現代主義;儘管都冠以“後現代主義”“後現代文化”或“後現代理論”的名稱,但其內容和指向卻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有人對現代性持批判態度,有人則持肯定態度。其重要意義衹在於,把現代性作爲嵌入現代社會的重要工具來呈現現代社會的內在邏輯。在此中立意義之下,現代性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概念諸如現代、後現代、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界定或劃界就不那麽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