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2-1329(2018)10-0023-1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具备高效运转、分工合理、配套服务等特点的现代物流业作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加速器;而物流园区作为一类集约功能强大的、超大规模的新型物流集结点,已成为构筑高效物流运行平台的有效空间手段之一。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社会物流需求的与日俱增,我国物流业也从起步阶段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①;而江苏省作为长三角物流服务圈的重要构成,在紧密联系环渤海湾、珠三角和中部三大物流服务圈的同时,也在园区的省域布局上呈现出了特色各异的四大物流功能区域②。本文将以江苏省典型的物流园区为例,梳理和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脉络,评估和探讨其选址的现状和策略。 1 物流园区的概念和类型 1.1 物流园区的概念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新兴集疏方式,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的日本东京,被称作物流基地或物流团地(distribution park),早期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建设;随后物流园区在欧美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被称为货运村(freight village)或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主要是为降低物流成本而设。 而在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我国对于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的定义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是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因此可以说,物流园区是物流(配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一方面,它同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相似的是,具有产业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但另一方面它又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关联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
1.2 物流园区的分类 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尚属新生事物,因此国际上关于物流园区的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通常按辐射的地域范围划分,物流园区可分为国际、区域和市域三类;按园区的功能划分,物流园区可分为转运型、配送型、仓储型和流通加工型四类;按开发主体和发起者划分,物流园区可分为公共投资型、私有投资型和公私合资型三类;按物流的依托对象划分,物流园区则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四类。 其中,货运型的选址多依托于一定规模的空港或海港或陆港,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转换;生产型以生产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企业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为主要内容;而商贸型以商贸流通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规模化商品的流通集散及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综合型则兼具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和商贸服务两种及以上的特征,物流服务业态也更趋多样化;而江苏省目前的物流园区建设以综合型和货运型为主。 2 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江苏省物流园区作为一种新生的物流空间载体,伴随着传统物流业的现代化转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打破垄断到主导一方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六大阶段(表2、表3)。
从表2、表3中可以发掘江苏省物流空间(园区)发展的总体脉络如下。 2.1 时代背景:从计划分配到市场转型,从产品需求导向到消费需求导向,再到服务需求导向 受益于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东南沿海的转移,江苏省逐步告别计划分配导向下的传统物流业,而转向产品需求导向下的现代物流业,并受到生产部门的重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开放,针对消费者的配送物流又得到了大力发展,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品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同时江苏省物流业的现代化改造也满足了社会消费品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产业转移再一次改变着江苏省的物流格局,物流服务功能也进一步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 2.2 物流理念:从传统储运物流到分销物流理念、集成化物流理念,再到供应链物流理念 由传统的储运物流发展到以企业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再进入供应链视角下的一体化物流,物流理念的范围和领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涵盖了订货处理、采购、制造、装配、库存控制、分销等活动。 2.3 物流政策:从政府计划主导下的传统储运物流到社会化、现代化物流 江苏省的物流政策经历了物资计划分配、工业自销零售自采、发展现代配送物流、调控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引导物流园区协同化、集约化建设等一系列的演变,表明政府的角色定位正在从传统垄断走向开放调控,物流定位也正在从依赖产业、服务产业向引导产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