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内外的社会性别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霏,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34 鞠茹,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34 姚霏(1982- ),女,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妇女史、医疗史。 鞠茹(1994- ),女,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内容提要:

在西方医学实践与中国女权思潮的共同推进下,子宫癌知识开始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西方医学不仅掌握了对近代中国子宫癌高发的原因和状况的评判,更主导了子宫癌的诊断和治疗。然而,横亘在中国患者与西方医疗之间的障碍,除了财力的限制之外,传统性别观下的身体观和中西医疗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近代中国女性子宫癌诊断不力、治疗有限的原因。文章将医学与史学进行学科交叉,强调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性别观念对近代中国子宫癌认知、发病与诊疗的影响。事实上,社会性别观念等文化因素同样影响着当代的子宫癌诊疗。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18)06-0068-12

       子宫癌症是人类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包括宫颈癌和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癌)。从世界范围来看,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逐渐普及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的出现,也将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宫颈癌将成为人类通过免疫接种来全面预防和根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1](P232)。可以说,人类在应对子宫癌症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若将时间上溯一个世纪,子宫癌症是近代中国女性罹患的第一大恶性肿瘤,是影响中国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

       以往涉及子宫癌症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医学领域,包括治疗手段的更新、筛查技术的发展、致病原因的发现等,很少涉及子宫癌症发病和治疗的历史情境①,更忽视了文化因素对子宫癌症认知、发病、诊疗的影响。本文将医学与史学进行学科交叉,展现近代医学知识、医学观念、医疗技术的嬗变对妇科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特别强调,除了财力的限制,传统性别观念下的身体观和中西医疗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近代中国女性子宫癌诊断不力、治疗有限的原因。

       一、乘着医学与女权的西风:子宫癌知识的舶来与传播

       有学者认为,早在中国宋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癌”字称恶性肿瘤的文献[2]。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1264年)有专门一篇《发癌方论》,详细描述了“癌”的形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3]且乳癌被认为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宋代以后,疡科方书中“癌”惯作“岩、巖、喦”。元代朱震亨的《格致余论》《丹溪心法》《脉因证治》《朱丹溪医案拾遗》等是最早出现“乳岩”“奶岩”的医书之一。此后,明清中医对于“乳岩”“乳喦”有相当丰富的论述②。以至于近代著名的传教士医学家合信在介绍西方医学关于癌症的知识时,也特别指出,除了“乳痈与中土所论同,余则异”[4](卷上P41)。也就是说,合信认为中医中的“乳痈”确实对应了西医中的恶性肿瘤,而其他所谓“痈疽”并非专指恶性肿瘤。

       和乳癌位于体表、相对容易发现不同,子宫癌是发生于身体内部的恶性肿瘤,传统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无法确诊。而且,子宫癌在中医典籍并无明确记载,散见于癓瘕崩漏带下诸病,仅仅有一些很接近的临床症状。如白带多、颜色或白或黄或青,甚者有恶臭;阴道有不规则的流血;小腹胀大,或有包块,按之痛甚等③。可这些症状与其他生殖系统的良恶性疾病类似,并不能完全确诊。与之不同的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初,便将子宫癌区分出来。英国著名传教士德贞1892年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西医彚抄》已将“子宫痈”作为19种“痈”的一种单独叙述[5]。近代中国人对子宫癌症的认识始于西医传入。

       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人对于子宫癌的认知十分有限。医学刊物对于子宫癌的介绍无法进入一般民众的视野。这一时期,最早关注子宫癌问题的是妇女杂志。创刊于1911年的《妇女时报》是民国第一份商业女子刊物,以提倡女子学问、增进女界智识为主旨,积极促进妇女解放运动。1911年第2期中《女子宜注意医学说》一文,先陈述中国女子医学教育的缺乏,继而论述女子应特别注意的医学卫生,最后强调“女子生殖器病学,尤为急务焉”[6]。其后,在《妇女之卫生一斑》《妇人之卫生杂话》《论妇女之当为》《论妇女卫生》等文章中,多次出现了与月经有关的卫生常识普及。《妇女之卫生一斑》开篇指出“妇人之疾病,大抵由于月经起发之时及分娩前后不为保养而起”,随即关注不正常的月经、生殖器恶性肿疡与月经的关系[7],等等。《妇人卫生之杂话》则提道:“月经既止之辈,而已入于老境者,除患恶性肿疡,于其固有之生殖器外,其关于卫生之注意,别无男女之区别焉。是故妇人卫生之注意云者,不过就其于自生殖时代,即月经发生之始,至月经终歇之时代而言也。虽有因病之不同,而有全不关系于生殖,或犯女性较男性为多之症,然细究之,终以原于生殖时代境遇之影响为多。”作者关注到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易患生殖器癌症,提醒一旦出现月经来时疼痛或不正常的出血,特别是在停经之后出现上述情况,应当特别注意,“勿误大局”[8]。此外,《妇女时报》在“家庭医学”一栏中已经提到“开腹手术”:“开腹手术非常奇特有味。在古昔以为开腹必有性命之忧。近顷,外科学非常进步。对于此种手术,亦寻常事耳。此手术大都施于胃病、肠病及子宫病等症。”后文又强调:“凡……乳癌、子宫癌等,悉为同种类之肿物,其可恐之危险大略相同。宜即就外科医生及早疗治。”[9]可见,妇女杂志基于提升女性医学常识的需要,领先于其他媒体,开始了对妇科癌症防治的宣传。

       20世纪20年代之后,子宫癌知识开始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1922年,《申报》和《大公报》相继发表了医学家俞凤宾的文章《癌肿之预防》。俞凤宾提出“防癌宜防治其先兆”的理念,先在文中列举了几则以“白带多”为首要表现、最终皆因没有重视而不治身亡的子宫癌病例,最后总结“小病早治实为预防癌肿之一要法”[10]。1925年3月,孙中山因癌症逝世。因其患癌被广为报道,国人对“癌”有了认知的愿望,其治疗期间就有不少介绍癌症及其治疗方法的文章问世。3月1日和2日,《晨报》副刊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癌肿浅说》一文,指出不同类型癌症的局部症状,其中就有子宫癌。“子宫癌肿,患者下腹部疼痛,觉有坠感。发肉汁样带下,出血,恶臭,呕吐,便秘。”[11]作者还提到癌症“通常多发于女子,因女子有乳房及子宫二脏器,所以几多男子一倍”[11]。自此之后,女性常见癌症知识的普及开始逐渐出现在大众媒体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