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8)06-0075-08 1913年2月22日,距清帝退位仅一年零十天,末代太后隆裕去世了。隆裕之丧引发了北京政府与各界人士的集体哀悼及普通民众的自发围观,被报刊广为报道评论,并被众多时人载入日记。不管是在公领域还是在私领域,隆裕丧礼都备受关注,可见此事在民初的社会影响巨大。学界对隆裕之丧的研究,或侧重丧礼介绍,或围绕崇陵奉安典礼,且多夹杂在清遗民研究中,为数不多的专论文章则聚焦在其社会反响与丧礼的政治象征意义上。①对这场丧礼涉及的对象,已有研究或集中于北京政府,或聚焦于清遗民群体,对革命党人与一般民众则关注不多。其实在隆裕丧礼的不同节点、不同场域,各个政治势力皆极力宣示自己的政治观念,并试图把丧礼变成自己的主场。而此时的北京政府急待塑造并形成自己作为中央政权的统治权威,优待这场举国关注的丧礼,成为其顺势形塑权威的手段之一。结合隆裕丧礼,探讨北京政府的权威形塑与收效,或将有助于深化相关研究、了解民国初年复杂的政情。 一、北京政府对隆裕丧礼的优待 民国初年,逊清皇室以“外国君主”身份,仍留居紫禁城。但在1913年隆裕去世时,北京政府对待隆裕之丧的诸种礼遇,实际早已超出了外国君主的范围。 (一)“以外国君主最优待遇” 北京政府强调遵照优待条款,以外国君主规格最优待遇隆裕的丧礼。当时通例一般以降旗三日对待外国君主丧礼。如《顺天时报》报道外交团以“各国皇太后葬礼”待之,下半旗三日。②1914年日本皇太后去世后,北京政府亦仅下半旗三日而已。③由此观之,北京政府要求官员在隆裕丧礼期间服丧二十七日、各官署下半旗二十七日的礼遇,优待已极。④ 4月3日,隆裕梓宫奉移,北京政府在此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政府不仅下令各官署下半旗一日致哀⑤,还派官员作为代表参加,准备专列护送⑥,而且指定各衙署、各界人士的恭送地点并组织警力维持观礼秩序。⑦这个前所未有的场面被民众疯狂围观,被报刊拍摄、报道,也被时人在日记中仔细描摹,足见北京政府的超高规格优待。 12月13日,是隆裕丧礼的奉安之期,隆裕与光绪梓宫一同归葬崇陵。北京政府不仅下令各衙署降半旗一天以示敬意,而且还继续划拨专列⑧,派遣禁卫军护送逊清皇室人员参加典礼,并遣专员代表宣读祭文。⑨不仅如此,在北京城内的总统府里,袁世凯还率领总统府官员进行遥祭。⑩ 除高规格向隆裕致哀、主导梓宫奉移、重视奉安之期外,隆裕丧礼历时近一年,其治丧费用也皆由北京政府承担。外界推测北京政府如此优待隆裕丧礼,是要履行优待条款,同时“融合满汉感情”(11),“以报清太后维持民国之厚德也。”(12)其实这仅是北京政府高规格对待隆裕之丧的表面原因。结合1913年的政治背景,可以发现北京政府最优待遇隆裕之丧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二)民国政府优待隆裕丧礼之因 隆裕太后在宣布退位后仅一年零十天即去世,对此外界传言甚多。有报道称因隆裕去世谣言纷传:“或谓宗社党趁此机会起事”(13),“谣传此次太后系出自吞金所致”(14),甚至有隆裕是遭毒死、逼死的说法。(15)谣诼四起,北京政府甚至因之颁布戒严令。(16)如何应对隆裕之丧,对尚未完成大选、尚未完成过渡的北京政府而言,不啻于一次危机应对。 1.消除谣传,巩固共和 对北京政府而言,消除谣传为其首要目的。是以政府迅速派员调查起死因(17),并以国务院通告公布隆裕病情的来龙去脉以辟谣。(18)公布脉方、述明隆裕因病去世,无疑为隆裕的死因正本清源,消除自杀说、毒死说、逼死说对政府的质疑。此外,北京政府还力图通过优待隆裕丧礼进一步营造团结局面以巩固新生政权,消除负面影响。 在北京政府尚未完成从临时到正式的过渡期间,袁世凯在致国务院及各部院通函中表示:“务应坚持镇静宗旨,以资维持而泯纷扰。”(19)是以在此期间,为确保政权平稳过渡,北京政府均以维护大局稳定、避免纷争为宗旨对待国内外各项事务。格外优待隆裕之丧以免纷争,即此宗旨下的产物之一。 北京政府优待隆裕之丧,是拉拢逊清皇室、安抚清遗民的手段之一,也是批驳打击复辟势力的有力武器。隆裕举哀期间,亦是复辟派策动库伦独立以及复辟派的中坚分子升允大发檄文之时。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就升允所发信函、檄文逐条批驳,强调隆裕主动禅让政权,并反复强调民国政府并无逼迫逊清皇室的行为,还依据优待条款且从优对待逊清皇室。(20)除直接批驳复辟派外,北京政府还试图以此换取由逊清皇室出面否认复辟派的合法性,进一步巩固民国政府的统治。 此外,北京政府的大部分官员脱胎于清政府,与逊清皇室、清遗民群体关系密切。如出任长江巡阅使的张勋,要求政府从优治丧,甚至“原电措词不无过当之处,惟不忘旧主”。(21)优待隆裕太后之丧,亦应有安抚上述人群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