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8)06-0086-17 民国时期,外患频仍,以“救国”为名的报刊在海内外应运而生。相关辞书对昆明、三原、天津、济南、南京、密山、纽约、马尼拉等地的《救国日报》均有介绍,却鲜见对上海《救国日报》的介绍。①不少报刊史、新闻史专著甚至完全不提此报。②究其原因,可能因有关学者未能读到此报,故持“不知为不知”的谨慎态度以致。③ 笔者以往研究不时接触到一些提及上海《救国日报》(本文以下所写《救国日报》均指此报)及其编者的资料,故很早对之发生兴趣并陆续收集了有关资料;寻觅数年,至2002年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此报的部分遗藏。根据对这些残存报纸的研读和梳理,参考其他资料,本文试对《救国日报》的创办、人员、宗旨、内容、出版发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因信息不全,难免有遗漏、错误之处,还望其他学者予以补正。 一 《救国日报》的创办 关于《救国日报》创刊的时间,以往不甚确切。④经笔者考订确认,该报创刊于1918年7月5日。⑤ 关于《救国日报》的创办者,以往有个别错误说法。⑥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归国留日学生创办。《救国日报》社曾申明:“本报为留日归国同人所创办出版”,更确切地说,“为留日学生救国团所创办”。⑦ 要弄清《救国日报》创办背景,需先了解1918年中国留日学生为何组成救国团。 “十月革命”后不久,苏俄政府单方与德国媾和,引起协约国干涉。在东亚,同为协约国的中国和日本,在日方主动下,双方政府代表就“共同防敌”军事行动始于1918年2月进行商谈,并于5月先后秘密签订中日陆军、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日本以“敌国势力之日见蔓延于俄国境内”为借口,以保远东“和平及安宁”为名,获得在中国东北、内蒙等地驻军及兵舰在中国近海航行的特权,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特权和权益,以图完全控制中国。⑧ 此消息一披露,留日中国学生义愤填膺,连日集会商讨对策。5月5日在东京召开的各校同乡会、同窗会代表会议决定组织“大中华民国救国团”(亦称“留日学生救国团”),并议决全体罢学归国。⑨当时中国留日学生约3000人,至8月,归国者已达2500余人,约占80%。⑩留日学生归国之初多集中于上海,5月12日在沪设立留日学生救国团总部;另一些归国生分赴各地组织救国团支部,奔走呼号,联络各界人士,希图唤起全国同胞向北京政府施压,拒签此“具等附庸,几同亡国”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1) 《救国日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留日学生救国团总部1918年7月5日在上海创办的;其前身为《留日学生救国团日刊》。(12) 《救国日报》首月报纸笔者未寻到。但在它出版前后,上海《民国日报》办有副刊《救国之声》,发表了后来成为《救国日报》骨干的王兆荣、马鹤天、温晋城等人的文章,并刊载了留日学生救国团及其附属组织的计划、宣言、简章、消息等。(13) 《救国日报》创刊不久,报社精选该报文章编成《救国团丛刊》小册子陆续发行。据1918年8月初《救国日报》广告,《救国团丛刊》第1-3集分别题为《中日合办实业之害》《独吞中国论》《亡国初痛》。由其名可窥《救国日报》初期主要内容之一斑。 《救国日报》发刊前夕及当日,《民国日报》刊《救国日报出版广告》写有“如蒙惠稿并赐祝词者,请寄法租界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宝康里67号本报编辑处为祷”。(14)报社于1918年8月末迁到白尔路(今太仓路)延庆里385号,1919年4月29日再移至霞飞路(今淮海路)仁和里163号。三处均在法租界,且后二社址分别为留日学生救国团的事务所和团部。(15) 马鹤天回忆《救国日报》初创情形:“本报初出世的时节,既没有经费来源,又没有机器。找了许多日上海的各印刷所,通同怕官厅和日人的势力不敢代印。幸得某报社的同情勉得出版每日小小一张。孤楼一座,记者和一二同人朝夕摇笔。又有三五个同人或是束裹或是带在大街上去卖。饮食的费用也是各人自给。过了一个多月或者因生活问题或者因求学问题先后他去。……障碍一日较一日了[大],经费和销路不见得一日较一日增加。”(16)此文道尽报纸初创的艰辛。 马文所说“某报社”,当指上海《民国日报》。曾任《救国日报》记者的郝兆先回忆,《救国日报》是在《民国日报》邵力子的帮助下创办的。(17)此言不虚。时任《民国日报》经理兼副刊编辑的邵力子虽曾写:“(留日)学生欲避干涉政争之嫌,而民党亦雅不愿使学生横受嫌疑,遂有爱莫能助之势。”(18)但当时身处困境的孙中山和中华革命党人仍尽力对归国留日生和《救国日报》提供帮助。邵晚年回忆:“那时候孙中山先生和《民国日报》都很穷(有时甚至排好了版,纸张在哪里还不知道),但仍给留日学生以经济上的援助,对《救国日报》在印刷上也给以帮助。”(19)邵本人还任《救国之声》副刊主编,发表了很多关于救国团和《救国日报》的消息和文章。《民国日报》不仅为《救国日报》的出刊接连数日做广告,还于创刊之日发表了邵力子的祝辞:“今救国日报亦于艰苦困乏中挺生而出,锲而不舍。……作始者简,将毕者巨。一纸风行,国魂昭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