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作者简介:
付宇,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治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社会学、网络思潮与社会运动;桂勇,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治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特邀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黄荣贵(通讯作者),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社会学、社会运动、城市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学评论

内容提要:

针对现有研究在刻画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核心特征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合型研究方法,尝试勾勒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谱系与核心特征。研究发现,逆向民族本位主义、逆向文化民族主义、非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和民族本位主义构成了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谱系。其中,逆向民族本位主义者对于社会的整体评价低,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逆向文化民族主义者在价值观念相关的指标上呈现出多元开放且重视程序正义的态度倾向;文化民族主义者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且对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势表示乐观;国家民族主义者对社会的整体评价更高,但是在涉及公平、科学议题时表现出非理性特征;民族本位主义者则表现出强烈的国家主义与民粹主义倾向,政治效能感强,在对社会议题的认识上具有标签化倾向。本文所采取的类型学的分析较好地解释了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在各类议题上的态度倾向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好地对青年民族主义未来走向进行推断。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理解青年民族主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民族主义思潮(Hyun et al.,2014;Gries et al.,2015)。民族主义思潮不仅在网络空间对青年群体的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Nie,2013;Schneider,2014),催生出“远征”“爆吧”等网络集体行动(罗以澄、赵平喜,2012),而且可能与民粹主义思潮合流(李良荣,2015;陈尧,2011),进而转化为以“爱国”为名的暴力集体行动(Hyun & Kim,2015;Chen & Wang,2004)。毫无疑问,青年群体的民族主义思潮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青年民族主义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Wu,2007;Weiss,2014)。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讨论民族主义的类型学。研究者指出,民族主义包括正向民族主义与逆向民族主义(宋晓军等,2009;李希光、刘康,1996;Leonard,2008),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许纪霖,2006;马得勇,2012;Hutchinson,2013;李兴,1995;Guo,2004;Zhao,1998)。然而,它们以规范研究为主,对民族主义不同维度的归纳和分析大多建立在历史文本或者个体化的经验观察的基础上(Zhao,1998;Wu,2008),缺乏系统性实证资料的支持。

      另一类研究则主要关注民族主义思潮在青年群体中间的传播和接受程度(陈学明,2005;蒙慧、马向萌,2013),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青年民族主义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因素(Kunovich,2009)。这类研究通常基于调查数据,然而,它们往往采用一种连续统模型测量和理解民族主义,认为调查对象在民族主义这一变量上的取值处于“完全不(认同)民族主义”与“完全(认同)民族主义”之间(赵广平,2009;安珊珊、杨伯溆,2011;雷开春、杨雄,2015)。这类研究的理论预设忽略了民族主义的不同面向(Jones & Smith,2001;Huntington,2004),因而无法解释民族主义者在同一议题上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例如,在对待恢复汉服的议题上,文化民族主义者往往采取强烈支持的态度(周星,2008;张跣,2009),而国家民族主义者则通常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态度;在对待转基因这一议题上,国家民族主义者大多采取激进的反对态度(范可,2014;方益昉、江晓原,2014),而文化民族主义者则通常很少讨论这一议题。这些差异均不能在连续统模型中得到体现。尽管研究者采用了实证资料和数据,但通常无法借助分析结果理解不同面向的民族主义者的行为和社会态度。本文认为,深入分析青年民族主义既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也需要吸收类型学分析的理论洞见。鉴于此,本文将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来刻画青年民族主义的不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把握民族主义思潮背后的思想内核。

      把握民族主义思潮的思想内核有助于准确地认识民族主义的性质。现有研究倾向于将民族主义视作一种不理智的、不成熟的表现,将青年民族主义者标签为“愤青”“爱国贼”等,或归结为一种空洞的(任丙强,2004)、情绪化的(卜建华,2012),甚至是“病态”的社会思潮(朱云生,2010)。他们倾向于从国际外交事件或者是国内的社会结构转型因素中寻找其成因(山小琪、郭展新,2009;杨洪晓,2010),认为这一思潮只会在涉外议题上产生社会影响(王明进,2016)。

      本文认为,将民族主义看作应激性、暂时性、情绪性的反应是不全面的,因为民族主义思潮背后牵涉一系列价值和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影响到青年人对于国际关系的看法,还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国内重要的社会议题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较为全面地描摹青年民族主义者对于不同维度社会议题的认识,并从中归纳和提炼其核心的认识框架与逻辑,才能够得以深入地认识青年民族主义思潮的深层价值与理念。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思路

      (一)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

      如前文所述,有规范研究提出了文化民族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的分野。文化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差异根植于民族主义的对象(现代民族国家的性质)。即民族国家到底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许纪霖,2006)。研究指出,国家认同包括政治和文化两个维度,其中前者指个体对国家制度及政治理念的认可程度,后者则侧重个体对民族传统文化与信仰观念的接受与热爱程度(马得勇,2012)。相应地,国家民族主义强调国家生存与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支配地位(李兴,1995),而文化民族主义则更多凸显文化的独立性,强调共同体的优越性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Hutchinson,2013)。

      近年来,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不同维度的民族主义情绪(Guo,2004;Zhao,1998)。Jones与Smith(2001)的研究在实证层面证明了民族主义存在政治与文化的两重面向。他们运用国际社会调查的数据对国家认同量表进行分析,得到了先赋性与后致性两个维度,而这两个维度大致与政治和文化相对应。Kunovich(2009)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维度的国家认同/民族主义既受个人与国家层次变量的影响,也对外交、移民等不同领域的政策偏好具有显著影响。

      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并不必然是相互独立的,民族主义者可以对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和作为文化实体的民族均持有强烈的认同情感,即两种认同是可以叠加的。这种叠加意味着无论是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还是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民族,都被认为是超越个体的、真实存在的“实体”,是优于其他共同体的存在。对民族“实体性”(Entitativity)的凸显,即以本民族的政治利益和历史文化为本位,强调对外扩张与文明优越性的思潮类型,构成了民族主义的另一重维度,即民族本位主义。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青年民族主义思潮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和民族本位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