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的幸福与忧愁:“隐形贫困人口”的社会学分析

作 者:
罗峰 

作者简介:
罗峰,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因为形象地概括了当代城市青年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而受到热捧。传统的消费社会学批判视角并不足以达至对该现象的深刻理解,因此本研究试图借助访谈,解释该现象背后的社会意涵。通过研究发现,城市青年所处的特殊城市情景以及“准成人期”的特殊阶段,才是使其以这样一种差异于以往消费现象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的原因。而当代城市青年在消费行为中所体现出的理性以及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足以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去期待他们成为社会中坚之后的表现。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DOI:10.19633/i.cnki.11-2579/d.2018.014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在万千网民的集体智慧的碰撞中,网络流行语已经逐渐成为反映社会舆情与凸显社会记忆的重要概念[1]。相较于前几年的网络流行语集中于事件的动态描述,2018年伊始,更多侧重于网民自我意识的“戏谑性”表达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例如“佛系青年”“油腻中年”等。其中,“隐形贫困人口”这一看似矛盾的概念就受到了广大青年网民的积极“认领”,并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热词的出现。网民们纷纷表示“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总结出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不均衡窘态正是自己生活的现实写照。

      学界对于青年消费行为及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既有研究一般从青年对于传统中国“爱储蓄不爱消费”的传统观念的摒弃和反叛出发[2],进而立足于消费社会的批判,将其视为被“虚假需要”的欲望所迷惑,身陷符号幻象制造的陷阱里无法挣脱的焦虑者,并形成了大量针对典型群体(“月光族”“新贫族”等[3])的具体研究。事实上,仅仅延续既有的消费主义批判路径,强调消费文化对于青年的“侵蚀”,并不足以达至对“隐形贫困人口”这一概念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研究试图将“隐形贫困人口”这一群体及其消费行为,置于转型期中国的当代语境之中来加以讨论,并且借助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以及城市的消费场域等概念来进一步深化讨论的深度,从而揭示出该概念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刻社会意涵。

      一、青年:少年已过,成人未满的“准成人”

      20世纪初,美国偶像歌手Britney Spears(布兰妮·斯皮尔斯)曾在其成名曲(《I'm Not a Girl,Not Yet a Woman》)《少女已过,熟女未满》中表达了身处“准成人期”的美国青年对于自我身份的一种迷茫状态。事实上,正是这种身处社会转型期的青年所特有的“准成人”特质,使其成为被消费浪潮所挟裹的“隐形贫困人口”。

      1.“隐形贫困人口”概念界定与资料来源

      按照百度百科的释义,“隐形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综合互联网上的讨论,可以进一步发现,“隐形贫困人口”还包括以下特质:第一,工作生活于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之中,有着相对丰富且较高的生活质量;第二,支出与收入之间相对不均衡,因此尽管收入水平中等偏上(高于或者接近平均收入),而资产及存款近乎零,甚至负债。第三,往往处于未婚甚至是单身的状态。从以上描述中不难看出,“隐形贫困群体”其实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活于城市,接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本科及其以上),从事收入相对丰裕的工作,并在传统节俭与现代享乐的价值观矛盾碰撞之中,“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基于研究目的,本文选择半结构式的个案访谈法来展开研究。该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保证调研的开放性,通过访谈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不断深化彼此对于行动意义的理解。实际调研过程中,笔者从自我的社交圈出发,以前文所言的“隐形贫困人口”的诸多特质作为筛选依据,同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展访谈对象的范围,并加入被访者是否拥有对于“隐形贫困人口”的明确自我认同作为重要评判标准。最终,笔者共深度访谈了8名生活工作于上海市的青年,访谈对象简介详见表1。

      

      2.社会转型中的“准成人期”

      现代社会的大转型,不仅意味着国家、社会与市场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更给个人的生命周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个体教育年限的大规模延长、就业参与时间的延迟,两性关系的多样性以及组建家庭乃至生育时间的推后等等,并由此出现了一个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新的生命阶段——“准成人期”[4]。身处“成人初显期”的青年们,尽管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是由于社会进步对于劳动力资本的要求不断提升,导致了青年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无形中推迟了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并导致青年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年龄不断增大。从本文的访谈对象来看,他们均接受了大学及以上的教育,开始工作的最小年龄为21岁,而博士毕业的访谈对象M-1,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则达到了27周岁。

      我一直认为,个人对于社会最重要的意义还是通过工作体现出来的,最起码,你的工作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也是你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所以呢,我选择读书一直读到博士,一方面是真的对于学术有一份自己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去履行社会责任,去过一份朝九晚五的,领工资养活自己甚至是以后的家人的生活状态。加上自己年纪又比较小,所以一直到27岁博士毕业,才进入高校工作。(M-1)

      事实上,社会的发展不仅从结构上为青年的社会责任的延迟承担提供了社会基础,更通过个体化社会思潮的来临,为青年意识的觉醒“松绑”,逐步消解了“青年”这个曾经被赋予无限使命感的特殊角色类别概念所具备的神圣性[5]。青年们对于自我的关注以及自我意识的建构开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

      人生的目标不就在于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吗?青年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不断地犯错去体验,并且可以承担得起这个代价。只要不做违法害人的事情就行啦。比如说我,从小学习艺术,本来本科毕业了以后,可以直接去中学教书,但是我想着还是要趁着年轻多体验一下生活,所以就决定去英国留学了,当然了,还好家里条件不错,父母也很支持。留学回来了以后,好多人都建议去高校,说女孩子去高校工作稳定啊,时间自由啊,但是我觉得才不要过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所以我就自己开了这个艺术工作室,一边上课,还可以一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F-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