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從“承認的遺忘”到“錯誤承認”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曉升,199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96-1997年在利茲大學做訪問學者,2002年在慕尼黑大學從事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現爲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批判理論、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代表性著作有《語言與認識》《現代化:發展與價值》《走出語言的迷宮》《價值的衝突》《商談道德與商議民主》等。

原文出处:
南国学术

内容提要:

霍耐特在《物化——一個舊觀念的新考察》中吸收了海德格爾“存在遺忘”的觀念,從而能夠從一個全新視角去分析盧卡奇的“物化”概念,把物化理解爲“承認的遺忘”,即人與人本來存在着一種原始的感同身受的承認關係,但人們卻遺忘了這種關係,不把其他人當作人,而當作物。盧卡奇在批判物化的時候,預設了人與人之間存在着這種原始的承認關係;而霍耐特則認爲,雖然盧卡奇作了預設,但他思想中存在着錯誤,把對象化與物化等同起來了。對霍耐特來說,對象化是人在認識和實踐中的一種普遍現象,而物化卻是具有政治倫理意義的社會现象。霍耐特對盧卡奇的批評,不過是重複了人們之前的批評以及盧卡奇本人在特定條件下的自我批評。而霍耐特對盧卡奇的批評卻顯示出,他否認物化得以產生的社會因素:人們在市場交易中衹是對象化,而不是物化。而盧卡奇認爲,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人把自己作爲交易對象,就如同把自己當作物一樣來出售,因此,物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普遍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說,物化現象或者“承認的遺忘”現象應該從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上去理解。然而,霍耐特卻把承認的遺忘看作是一種認識上的錯誤,是錯誤的意識形態所導致的後果,即這種意識形態讓人忘記了人與人之間原始的承認。他不承認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是產生承認遺忘現象的根源。如果他承認這一點,那麽他就會吸收他的學術前輩阿多諾等人對資本主義社會所出現的“錯誤承認”現象的分析。資本主義制度不僅造成了“承認的遺忘”,而且導致了“錯誤承認”的普遍出現——爲了獲得其他人承認,人們採取一種同一性邏輯;雖然也試圖顯示個性,但卻是虛假的個性,如同穿不同時裝而爭取他人承認一樣,而且還會否定自己的身體來爭取他人承認。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霍耐特不願意接受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不願意從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基礎角度去分析承認的遺忘,就不可能進一步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錯誤承認”現象。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霍耐特(Axel Honneth)在他的長篇論文《物化——一個舊觀念的新考察》①中,重新思考盧卡奇(G.Lukács,1885-1971)所提出的“物化”概念,從人的生存狀態去理解“物化”,把物化理解爲“承認的遺忘”。這無疑打開了承認理論的一個全新視野。這個視野,與他在《爲承認而鬥爭》《自由的權利》等著作中所考察的“承認”有很大的不同。本來,這個新的“承認”(recognition)概念使他有可能脫離“交往行動”理論框架,而從阿多諾(T.L.W.Adorno,1903-1969)、霍克海默(M.Horkheimer,1895-1973)的資本主義批判視角更好地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特殊的承認問題——“承認的遺忘”以及由物化所導致的“錯誤承認”(misrecognition)。然而,霍耐特卻深切受制於交往行動理論框架,以至於他根本否定了從資本主義社會根源上去理解存在的遺忘,也無法從阿多諾、霍克海默等人的思想中汲取有效思想資源,來豐富他的承認理論,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特有的錯誤承認現象。

      一、“承認的遺忘”的存在論基礎

      在《物化——一個舊觀念的新考察》中,霍耐特吸收了盧卡奇對於物化現象的分析。按照盧卡奇的分析,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在看待其他人、看待周圍世界、看待自己時,採取了一種物化態度。這種物化態度表現爲,把其他人、自己、周圍世界看作是具有物質特性的東西,是觀察的對象。人們用量化的方式來計算對象,用工具化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從獲利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能力等。盧卡奇把所有這些現象都歸納在“物化”概念裏,認爲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人們對於利益的追求,由於合理化方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全面運用,這種物化態度已深刻內化在人的意識中,成爲人自身的“第二自然”。霍耐特則從承認的角度來理解“物化”。按照他的理解,這種物化就是不把人當做人來看待,忽視了人作爲人的特性。這在本質上就是不承認其他人是人。按照他的分析,盧卡奇有一個沒有明確表述出來的想法,即人與人之間本應該採取一種“感同身受、生存論上的參與方式”來進行人際活動②,然而,人們卻以一種完全合理化的、客觀化的態度來進行活動,來處理自己與他人、自己、社會環境的關係。這一做法,就是一種物化的做法。而以感同身受、彼此共同參與的方式來活動,則是一種承認的做法。按照這個思路來理解物化,那麽盧卡奇的物化批判思想,就以一種不明確的方式表達了一種理想的人際交往方式,即承認的方式,並且以這種交往方式爲參考,來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所出現的物化現象。

      霍耐特是在吸收海德格爾(M.Heidegger,1889-1976)的思想基礎上來理解盧卡奇的。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認爲,如果人用合理化的方式來看待實在的東西,那麽人們所看到的衹是存在者,而看不到存在。他把這種做法理解爲存在的遺忘③。同樣,如果人們用一種完全中立化的態度來把握現實,那麽這種做法就會使他們忽視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是以“上手狀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這種上手方式在實踐中表現爲,人與自己所接觸的對象之間形成一種一體化的融合狀態。對象仿佛成爲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人們使用工具也不覺得工具是操作的對象,人在自己的操作中甚至會忘記手中的工具。對於人來說,這種工具處於一種“上手狀態”。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工具常常達不到這樣的狀況,而是把工具當做操作對象。這就是海德格爾所說的“現成在手的狀態”④。在這種狀態中,人是用一種主客體關係的態度來處理對象。在當代社會中,由於這種“現成在手的狀態”遮蔽了“上手狀態”,人們衹是用主客體關係處理對象,也以這樣的方式處理其他人,於是,人們無法以理解存在的方式來生存。⑤以理解存在的方式來生存,就是一種生存論上的參與方式。這種參與方式,就是人本來應該有的生存方式。因此,霍耐特認爲,無論是盧卡奇的物化批判還是海德格爾的生存論理論,都指出了一種實踐指向,這種實踐指向具有“人類生存模式的結構”。⑥

      霍耐特之所以強調盧卡奇、海德格爾都有一種“人類生存模式的結構”,是因爲,他試圖把這種“人類生存模式的結構”與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結構”區分開來。霍耐特強調,表面上看來,盧卡奇、海德格爾觀念中都有一個“參與者視角”(也就是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視角),而實際上不止如此,因爲,“盧卡奇、海德格爾實際上都傾向於使他們的實踐觀念包含一個人對待他人以及他的生存環境”兩方面內容。⑦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則僅僅包含了人們相互之間如何相互溝通、相互理解;他的承認理論,也衹是考察人們之間的相互承認。這種承認方式之中就包含了這樣一種行爲態度:採取一種他人的視角來與其他人相互交往、相互理解。按照霍耐特的看法,這種相互承認是“扎根於一種先行的互動中,這種互動具有生存論上的關愛特點”⑧。而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所討論的“關愛”(Sorge,漢譯爲“煩”,英譯爲“care”)⑨,哈貝馬斯所理解的那種相互理解,以及霍耐特在《爲承認而鬥爭》中的那種承認,預設了這樣一種先行的互動。這種先行的互動也是一種承認,是人與人、人與自己的生存環境之間原初的互動關係,是人與他人,人與自己的生存環境融爲一體的存在方式。這是生存論上的承認。霍耐特認爲,這種承認是優先於相互交往中的承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