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实在之辨  

作 者:
徐陶 

作者简介:
徐陶,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长沙 410083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客观实在”是唯物论的核心范畴,但是始终受到贝克莱式的唯心主义者的反驳与挑战。由于语言学转向、现象学悬搁、后现代主义、非实在论等思潮的影响,唯物主义在国内外哲学研究中的范式地位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迫使当代唯物主义者重新审视我们关于“客观实在”的理解,根据当下的知识语境对唯物主义进行发展创新并作出有力的辩护。通过对三个维度即实践论(基础存在论)、方法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设定本体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的阐释,可以构建一个彻底唯物主义的解释框架,这不仅可以汲取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的合理之处,也可以彰显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客观实在”是哲学本体论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可在当代哲学语境中却是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是处于人类视角中的认知者能否有意义地谈论“客观实在”,以及认知者在何种意义上能够谈论“客观实在”。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涉及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的合法性。本文将通过论证来说明,我们的确能够有意义地谈论“客观实在”,但是这种谈论必须是有所限定的。

      一、重提贝克莱之问

      唯物主义对于“客观实在”的标准定义为:“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的客观存在,即物质世界。什么是物质呢?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和认识。从这个貌似的循环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客观实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但是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物质实体。

      唯心主义者正是对这个命题进行质疑,认为“客观实在”或者物质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对“客观实在”进行质疑的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贝克莱。我们首先来看看贝克莱的一段论证:

      我写字用的这张桌子所以存在,只是因为我看见它,摸着它……要说有不可思想的事物,离开知觉而外,绝对存在着,那似乎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所谓它们的存在(esse)就是被感知(percepi),因而它们离开能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能思想的东西,便不能有任何存在。①

      贝克莱的论证过程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只是观念,不是事物本身,观念是不能离开感知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本身或者物质实体的概念是可以取消的。贝克莱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假设有一个智能生物,没有外界的帮助(没有外部世界),也产生了类似的一系列观念,那么这个智能生物是否也有理由相信外部事物是存在的,或者相信他的观念是由外部事物所引起的?答案是“是的”。通过这个思想实验,贝克莱用反证法来证明我们即使有关于事物的观念,也不能根据这些观念来推导出外部事物的存在。

      贝克莱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形而上学分层理论,他认为实在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精神或者心灵,它们是能动的、不可分的实体,它们能进行感知;一种是观念,它们是不活动的、依赖心灵或者精神的东西,它们的存在只能是被感知。在贝克莱的形而上学理论中,“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可以和“观念就是被感知”互换的,因为在贝克莱那里,“事物就是观念”。

      贝克莱取消了一切的客观事物,而把事物替换为观念,因此来自客观事物的所有证据,全部被他消解了。贝克莱认为,观念是实在的,心灵或者精神也是实在的。贝克莱所说的“实在”并不是指物质实体,而是指“最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观念被感知时,它才进入存在,这里的存在应该是表示“现实存在”的意思,即具体的事物得以显现。

      洛克的经验主义和温和实在论设定了“客观实在”是观念产生的外部原因,但是经验主义的分析都是从观念开始的,那么实在世界就变为纯粹的理论假设。这种二元论的破绽被贝克莱牢牢抓住,既然分析从观念开始,那么何必再额外设定“客观实在”的概念?根本原因在于,贝克莱认为经验主义的从事物到观念的映射转化是不可能的,作为“客观实在”的外在事物怎么能在进入心灵后摇身一变成为一种精神性的观念呢?贝克莱认为,要进入心灵世界的东西,必须首先具有观念性(能被心灵所接纳),心灵世界会拒绝异质的物质实体的进入。由此,贝克莱建立了观念方面的客观唯心主义(观念本身是“客观实在”)和整体意义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只有作为观念的事物被主体感知,才使现实世界得以存在;并且只有心灵或精神才是实体,即最基本的存在)。

      由于近代经验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观念如何反映外在的“客观实在”,来建立观念与实在的必然联系,由此为唯心主义埋下伏笔。不过,借助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却可以很好地对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进行解释:最低等的生命体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能量交换,甚至还没有感知。从这样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演化出生物的感官及其感知。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感官变得越来越敏锐,某些动物还进化出发达的大脑,能够处理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材料。具有高等智能的人的大脑,对初级感觉材料进行处理,又逐层输送到更高的层级或大脑区域,而且这些层级或大脑区域还以复杂的形式联结和贯通,最终形成了我们意识层面和语义层面的知识。因此,经验主义的客观事物到观念的神秘映射,可以在当代认知科学语境下得到系统阐述。

      这是否已经彻底驳倒了贝克莱对于“客观实在”的否定?为了论证的方便,本文将独立于人的意识或者认知而存在的世界称为“客观实在”,而将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的世界称为“属人实在”。在当代语境下,可以设想出对贝克莱立场的一系列新的反驳以及可能回应。

      第一,进化论告诉我们,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实在世界,而在人类消亡之后,世界还继续存在,这证明了“客观实在”的合法性。贝克莱式可能的回应:“人没有出现之前的实在世界”和“人消亡之后的实在世界”是不是人们根据当下的经验材料建构起来的,是不是人们根据当下的考古发现和资料收集、根据年代测定等科学方法建构起来的?既然它们是被我们的认知所建构的,那么它们不能脱离于人的认知而存在。承认有一个没有人类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仅仅意味着我们在人类视角中构建了那样一个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