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91(2018)06-0001-05 儒家认为道德的实现有其必然性,但并不认为人就能自然而然地达致美德,相反,要提升道德素养是需要做出一番修养功夫和实践努力的。为此,儒家提出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尊德性而道问学”(《礼记·中庸》)表达了培养一种道德习性,“学”是主要的方法和途径。儒家虽然主张人可以“生而知之”(《论语·季氏》),但这种“生而知之”是极难求得的,只有通过“学而知之”(《礼记·中庸》),“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才能培养德性品质。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孔子的“博学”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本来都是相似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而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差别。所以,在孔子看来,通过“学”,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不器”,德、才兼备之人。孔子之所以重“学”,是因为学可以去弊。《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弊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六种品德之所以产生了六种弊端,原因在于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去除各种鄙陋无知,因受蒙蔽而做事盲目,学则可以增加人的见识,提高人的辨别、分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葆有自身的德性。由此,“去弊成德”是孔子倡“博学”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孔子更加强调“好学”“乐学”。“好学”“乐学”是“博学”的前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够使他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求学的人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地勤奋努力。所以孔子不仅以身作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论语·述而》),求学不辍、“乐以忘忧”(《论语·述而》),也要求其弟子具备勤学、苦学之志,以学习为乐。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学内容上,主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主张“博学于文”(《论语·雍也》),并将其拓展为“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不仅应该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历史经典,也应该学习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更应该学习“孝”“悌”“仁”“义”“忠”“信”等美德品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的学习内容中,道德知识是第一位的,文化知识是第二位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成德、成人,更好地学习道德知识。 孟子则不同,主张“约学”,认为学习只要提纲挈领,掌握要旨即可。孟子的“约学”思想源自其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人之善端的存养,应该向内求,而不必向外学更多的知识。所以孟子“约学”的过程就是保养人之善端并扩而充之的过程,从逻辑上包含“求放心”“由博返约”“深适自得”三个过程。孟子有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治学、求学就是求得失去的良善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心本有的,但这四心也只是端倪而已,“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应该将治学功夫用于求放心之上。然而“耳目之官不思,而弊于物”(《孟子·告子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的本心是善的,由于人追求耳目之欲,压抑了本心,丧失了良心。求得丧失的良心更要养心,克制、减少欲望。“求放心”的过程就是“除恶养善”的过程,需要人内心中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求放心的过程就是“为学”的过程,学会善恶判断的理性智慧,形成去恶向善的道德能力。求得放心的具体方法就是“由博返约”,“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孟子一改孔子的“博学”思想,而主张“简约之学”,“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孟子·离娄上》),求得学问之道,不用太过复杂,博学的最终要旨还是要掌握大义、要义,求得道德本心即可。即孟子所谓:“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所谓“大”就是人本然的善心,所谓“小”则是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学习只要能掌握自己的道德本心,就可以抑制欲望,就是治学的佳境。孟子主张“立乎大者”,治学要掌握学问的要旨,并不是流于表面、浅尝辄止,而是要“深适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精深的挖掘道德本心,并实实在在、牢固地掌握,将其化为己之内在所有,就可以安乐自得。只有采用“精”而“专”的治学方法,掌握知识的精要,才能深刻领悟、运用自如,进而使所学知识转化为思想、意识、能力,成为道德人生的快乐所在。孟子所言由“博”至“约”、再到“深”的学习方法,相对于孔子的“博学”而言,应该是一种进步,是广博知识和有效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不仅提高学习效率,也避免了肤浅的求学态度,更能培养排除耳目之欲干扰,专心一致、精神专注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约束力,为后世学者在治学方面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