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自此以后,世界成为一个逐渐联系密切的整体,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地迈向现代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讲,人类社会第一波“全球化”开始于哥伦布远航美洲以及其后的一系列环绕地球的航行,当然这个时代的远洋航海家并未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将会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彻底改变。1992年是哥伦布远航美洲500周年,很多西方国家以各种形式举行隆重庆祝活动。不过,对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意义,有的学者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谴责欧洲殖民者给欧洲之外的世界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对欧洲国家来说,美洲的“发现”多是福音,大大促进了民族国家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来说却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灾难,他们惨遭杀害,土地被占用,从昔日的主人沦为奴隶。难怪当欧洲国家举行庆祝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却大为不满,发出了“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以及“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等大声呼吁,以示对庆祝活动的抗议。其实,对美洲“发现”的褒贬毁誉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最直接的受害者印第安人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飞来横祸”时,西方国家内部对这一事件及其带来之结果也是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18世纪中后期,欧洲处于弘扬“理性”与“科学”的启蒙运动时代,启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然权利”引发了欧美学者对自然史的关注,他们的视野开始扩大到欧洲之外的自然世界,在他们眼界中尚未走出“野蛮蒙昧”的美洲成为关注的重点。到了此时,美洲早已被欧洲大国殖民化,但欧洲人依然将之视为尚未进入文明社会的未开发土地,他们对美洲的气候地貌和风土人情还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把美洲的“真实”情景展现在欧洲人面前似乎成为当务之急,这既可以满足他们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也可以在未开化的美洲衬托之下凸显欧洲文明的无比优越。从欧洲人的角度来讲,哥伦布远航“新大陆”已过去近三百年,美洲“发现”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早就显现出来。当欧洲学者对美洲进行描绘时,势必会涉及这个问题,即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美洲的“发现”及其被欧洲大国殖民化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对这个问题,启蒙时代学者们的回答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对立,却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他们对美洲的看法。无论对美洲“发现”持何种态度,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无不在欧洲学者对美洲的描述中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很难摆脱的种族“优越感”,与这一时期旧世界普遍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是相一致的。 从词义上讲,美洲之“发现”本身包含着很浓厚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意为处于边缘的美洲本来不为“文明”世界所知,欧洲人将这个“新大陆”展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也将之纳入欧洲大国构建的全球殖民体系之中,殖民者从美洲获得的财富在欧洲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哥伦布远航美洲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其意义主要在于把海洋分割的大陆联结起来,打开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通道。从全球发展的宏观而言,其重要性已得到近现代世界历史演进的证明。很少有学者对此表示异议,但具体到“发现”本身带来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有人提出质疑,这种质疑比较零散地见于早期一些前往美洲的传教士和殖民者撰写的文字中。这些人目睹了美洲几大文明遭到的灭顶之灾以及当地人被灭绝性屠杀,他们对美洲“发现”的批评从一开始便包含着反对欧洲殖民主义的强烈倾向。“雷纳尔之问”引发了18世纪中后期欧洲学界关于美洲“发现”利弊祸福之争,这场争论与此时学者们对美洲研究的深化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欧洲人对这个“新大陆”的兴趣与日俱增。关于这场争论,国外学术界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对学者们针锋相对之观点的介绍,很少从全球视野来看待这场辩论,但为研究这场争论提供了最基本的思路和相关材料。①国内学术界关于哥伦布远航美洲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没有成果涉及18世纪中后期发生在欧美学术界的这场争论。美洲“发现”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这场争论并未角逐出孰是孰非,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定论的答案,不过促进了欧洲人对大洋彼岸大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加强或改变他们脑海中已构建的美洲负面形象。 一、“雷纳尔之问”的缘起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件轰动整个欧洲的大事,当时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事件将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步显现出来。包括哥伦布在内的航海家或冒险家,他们远航美洲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贵金属和传播上帝福音。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奥维耶多(Gonzalo Fernández de Oviedo)与哥伦布为同辈人,1513年他被西班牙皇室任命为圣多明各冶金总监,留居美洲近十年,返回西班牙之后于1526年出版了《西印度通史与自然史概要》一书。奥维耶多在此书的第二卷中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做出比较高的评价,认为这位伟大的探险者“给我们当世及后世带来的恩泽是无法估量的”②。奥维耶多不愧为历史学家,学识过人,比同时代人更敏锐地意识到美洲的“发现”会让后世受益无穷。这种评价大概是比较早地对这一事件做出的正面回应。意大利人吉罗拉莫·本佐尼作为探险者和商人在美洲留居了15年,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和南美洲。他返回欧洲时除了丰富的美洲经历之外一无所有。1565年,本佐尼出版了《新大陆的历史》一书,内容是欧洲殖民者“发现”和征服美洲的过程,作者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他在美洲的所见所闻。本佐尼对哥伦布无贬损之词,字里行间把哥伦布过人智慧及其坚韧不拔的做事风格体现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哥伦布“靠着自己的勇气胆略和极好的天赋”发现了西印度。③然而,本佐尼对哥伦布之后踏上“新大陆”的西班牙征服者大多持抨击态度,他强烈谴责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活动,把这些征服者对印第安人的残暴以及对财富的贪得无厌贯穿于全书,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美洲之“发现”给土著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的灾难。④荷兰历史学家阿诺阿多斯·蒙塔诺斯于1671年出版了一本关于美洲的书,在他的笔下,美洲的“发现”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美洲本来是个“未知”之半球,哥伦布“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样,被古人分割的整个世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此前,人们“只知道亚洲、非洲和欧洲,但是现在,他们发现三个部分构成了环绕全球的一个整体”,第三个部分“便是新大陆,我们的美洲”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