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黎明(1954- ),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北京 100045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亦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变革,在保持总体运行平稳的前提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供需结构调整升级,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活力,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物流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依然严重,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制约创新驱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明显,环保压力依然严峻。为更好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物流业竞争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物流强国,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就是要稳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解决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问题;深入推进物流领域简政减税降费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克服制约物流领域新一轮创新驱动和赶超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适应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需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口。新的形势下,我国物流业基本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若干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积极应对。

       一、稳中有变: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当前,我国物流业运行总体平稳,已经成为世界“物流大国”。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物流业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物流规模增速持续放缓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2017年美国为9.4万亿元)。全国货运量479亿吨,其中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递业务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服务行业之一。

       2018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货运量232.1亿吨,同比增长6.9%,与2017年相比分别回落1.2和3.1个百分点。2018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系列指数与2017年相比全面回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7%,较2017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仓储指数为50.1%,回落1.5个百分点;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95.7,回落8.3个点;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12.2,回落8.2个点;快递物流指数为101.1,回落1.1个点。排除季节因素,以上指数“全线回落”,预示着物流规模增速放缓的趋势。

       (二)供需结构调整升级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7%,近五年年均增速为6.3%。2018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31.1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需求逐渐企稳回升,进入换挡平台期。

       1.需求结构调整升级。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9.3%,五年来年均增长38.7%,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食品、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与民生相关的物流需求持续增加,网上零售带动快递快运等行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工业品物流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119万亿元,同比增长6.7%,五年来年均增长6.6%。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2018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1.6%和9.2%,中高端物流需求增势良好。

       2.企业结构更加集中。目前,我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约40万家,是重要的服务产业之一。近年来,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加速进入物流领域,物流市场主体集中化趋势加快。“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达8300亿元,进入门槛提高到28.5亿元。快递、冷链物流、电商物流、汽车物流、国际航运、零担快运等细分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八大快递企业市场集中度近80%。目前,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5355家,其中5A级企业293家,一批综合实力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物流标杆企业加快涌现。当然,这也对我国大量中小微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活力

       1.智慧物流创新引领变革。“十三五”以来,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相关工作,为智慧物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在物流领域应用,全面连接的物流互联网加快形成,推动物流数字化发展。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的“智慧城市大脑”成为国家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下一步有望在雄安新区落地,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无人车、无人仓、配送机器人等先进设施相结合,打造智慧化的未来之城。互联网+高效运输、智能仓储、便捷配送等新兴物流模式改变传统产业模式,互联网与传统物流产业深化融合。继消费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以再造“价值”为特征,改变了整个产业的生态体系,推动传统物流产业平台化变革。运营数字化、企业平台化、产业生态化成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特征。

       2.供应链物流创新释放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现代供应链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务院办公厅围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专题发文,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八部门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申报已经进入评审阶段。现代供应链既是衡量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物流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选择。随着客户需求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物流业与上下游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深度融合,加快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通过聚焦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协同创新,创造供应链新价值,迎来了向供应链转型的热潮。随着互联网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供应链服务模式正在由链主主导型向平台服务型、生态协同型转变,供应链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加快发展,有望形成一批上下游协同、智能化连接、面向全球的智慧供应链示范企业和服务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