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耀铭,《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主要研究方向:学术期刊与媒介融合。北京 100706;张路曦,《中国社会报》第一采编部记者,主要研究方向:报纸与新媒体。北京 100032

原文出处:
青年发展论坛

内容提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具有去中心化、平台化和算法化三大特征,这导致了信息资源的重新分配。新媒体时代给青年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平台经济将赋能于有才华的青年,共享经济改变了青年人的生活,内容经济迎来了青年创作者的春天。当然,新媒体时代也给青年发展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挑战:互联网平台是天使还是魔鬼?从解构严肃到娱乐至死,工具理性对人文精神的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网络治理的关键节点。互联网平台如何治理?一是线上线下同步治理,二是政府和企业协同治理,三是立法与技术并重治理。总之,只有用好新媒体,才能凝聚新青年。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297(2018)05-0003-24

       早在2009年,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就指出:信息技术呈指数级增长,基本上每年翻一番。曾安置在一栋建筑内的设备现在可放进你的口袋里,而今天可放进你口袋里的在25年之后将可以放进血液细胞中。这些预言并非危言耸听,有的早已变成现实。1993年最强大的超级电脑由富士通为日本航空局建造,成本大约是当年的3400万美元,然而三星公司2015年推出的一款Galaxy S6智能手机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超越它。这款智能手机比美国银行在1985年所拥有的所有计算机强大30~40倍。微软的第2代家用游戏主机Xbox360,其计算能力比航天飞机的第一台飞行计算机强大100倍。[1]当今世界,新媒体迅猛发展,甚至已经超越媒体的范畴而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2]新媒体时代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它对青年将改变什么?还能带来什么?笔者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自1967年,美国人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新媒体”(New Media)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达成共识。一般将“新媒体”这一概念,作广义与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界定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3]换言之,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与服务四者的交织。狭义界定为:新新媒介是指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兴起于世纪之交,如博客网、聚友网、脸谱网、播客网、推特网、维基百科等,其主要特征是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信息的消费者也是其生产者。[4]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何不同?又具有怎样的特点?笔者认为:“新媒体具有三个最核心的基本特征:一是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二是内容导向、平台导向、算法导向三种模式,组成了新媒体的组织架构;三是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未来新媒体的定义仍将持续改写。”[5]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正在全面刷新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以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惊人速度和无法估量的变革潜能在不断推出其最新形态。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具体表现在去中心化、平台化和算法化。

       1.新媒体时代的去中心化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互联网上半场的博弈都集中在入口和流量之争,是一个不断中心化的过程。Web1.0时代,门户网站的勃兴拉开了流量之争的号角,催生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互联网公司;Web2.0时代,百度搜索的一骑绝尘,让人与信息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其与腾讯、阿里并肩而立成为BATE头;Web3.0时代,流量集中在了微信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交易平台上,入口出现了新的霸主。这边是新媒体巨头们的跑马圈地、开疆扩土,得流量者得天下;那边是传统媒体丢盔弃甲、自乱阵脚,一次又一次地邂逅历史机遇,但一次又一次地失之交臂。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随着新媒体、个性化技术、IP、视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入口随时随地,微信是社交入口,百度是搜索入口,阿里巴巴和京东是购物入口。谁掌握了入口,谁就掌握了未来。面对这样的语境,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自媒体张扬的个性与独立的价值是去中心化时代来临的标志。所谓自媒体(We Media),是以各种新媒体为载体的统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个人视频等。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就曾公开表示,去中心化是未来20年的三大主要趋势之一。新媒体研究专家杰罗姆认为,博客解决了有没有便捷工具的问题,微博解决了高效传播的问题,而微信则把自媒体推向了高潮。中国的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把几乎所有的媒体进入门槛都推倒之后,出现的一场集体狂欢。中国的自媒体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平台商们转型与拓展过程中所渴求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所促成的,是平台的阳谋,是一种生意。[6]

       (1)媒体的去中心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始终是一种以机构为元素构造起来的传播系统。这种机构的运行模式,必然要受到社会强力者的操控和把握,无论是政治的强力者还是资本的强力者。这是一种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少数人把传播工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自上而下地发布内容,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评论的权力。“它说到底只是少数人玩的‘游戏’,是一种少数人为大多数人定义世界、展示世界和诠释世界的传统方式。”[7]新媒体恰恰激活了比机构更为基本的要素——个人,使每个人都成为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元素、一个基本单位。换句话说,“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张扬着个性,表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意见,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构成了“去中心化”的本质。自媒体不是说小团队运作,就一定是自媒体。新媒体学者魏武挥的定义:“由一个人(或者非常有限的几个人)来运维的彰显出强烈个人风格特征的数字化媒体。”[8]如果以2005年作为中国自媒体发展的元年,我国自媒体已经有13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新的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按内容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流、照片流、视频流、图文流、语音文字流等类型。文字流、照片流以论坛为代表,视频流以快手和搜狐视频为代表,图文流以微信、QQ空间、微博为代表,语音流以微信、百度贴吧为代表。目前的自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自媒体平台由一至众,平台不断增多;第二,自媒体的发展进入了稳定期,增长速度不断减缓,逐步形成了以微信、微博为主导的、多种自媒体共存的发展现状;第三,自媒体开始进入商业变现的时期。新浪微博实施了自媒体激励计划,微信开发了微信钱包等,这些都让自媒体的商业变现成为可能。[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