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乐乐去上舞蹈课。该出发了,乐乐还在兴趣盎然地看绘本。“妈妈,我还要再看一本。”妈妈好说歹说,乐乐就是不听,结果迟到了。课间有15分钟休息时间,乐乐要去玩秋千,荡呀荡呀,时间过得飞快,妈妈提醒说,该上课了,乐乐说:“不行,我还要继续玩。” 守时,正成为一个人的品性甚至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如果从小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不仅会受老师批评,遭同学白眼,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自小教会孩子守时,对他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宝宝为什么不守时? 很多妈妈发现,自家宝宝并不能很好地遵守时间约定,说好的事情,常常出尔反尔。宝宝为什么不守时呢?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宝宝还没有时间概念 很多妈妈忽视这点。比如,妈妈跟宝宝说:“10分钟后,我们就去张阿姨家玩。”宝宝随口答应着“好”,可他并不知道10分钟是多长。他开始玩积木,10分钟很快过去了,宝宝搭积木正在兴头上呢,妈妈喊宝宝,发现孩子一脸不高兴。 ★宝宝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 比如,去参加一些聚会,面对自己喜欢的对象,有些宝宝迫不及待地赶过去,一刻也不愿耽误;对于不喜欢的活动,几乎所有宝宝都会故意磨蹭。他可能借口要看绘本,要穿球鞋,甚至要拉臭臭,等等,拖延一刻是一刻。 ★手头喜欢的事情放不下 虽然知道应该准备下一场活动了,但宝宝手头的事情他很喜欢,比如在看好看的动画片,在玩喜欢的玩具,等等,实在放不下,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够,乐乐玩秋千就是这种情况。 教宝宝守时的5个好方法 生活中,父母可以巧妙地引导孩子从小建立时间观念,让他养成按时做事、按时完成的好习惯。 方法1认识时间,给宝宝买个计时器 时间很抽象,宝宝对形象的事物更易理解。给孩子买个漂亮的计时器,机械式的有苹果等卡通造型,电子式则有醒目的数字。先教会宝宝怎么用,然后从简单的家务活入手,请宝宝来计时,比如蒸蛋羹要10分钟,妈妈就把计时器拿给宝宝,教他辨认和设置,然后让他帮忙盯着时间。经常将有时间限制的事情用计时器来提醒,这样宝宝就有时间概念了。 方法2给宝宝留点儿“心理缓冲时间” 为避免孩子不守时,你需要为孩子留点“心理缓冲时间”,比如,你希望宝宝马上做某件事情,而宝宝碰巧在玩,你就需要和宝宝商量:我们5分钟之后开始准备去上美术课好不好?一方面给宝宝留足了缓冲时间,另一方面提前和宝宝协商,能让他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时间安排。 方法3故事引导法,不守时坏处多 宝宝都喜欢听故事。爸妈可以找一些有关守时的绘本讲给宝宝听,也可以讲一些生活中因为不守时而造成损失的故事。宝宝很容易听进去。 方法4和宝宝一起制订时间表 有时间限制的事情,给宝宝制订出时间表来。早上几点叫起床,几点上幼儿园,晚上几点前睡觉,等等,帮宝宝设置闹钟。跟宝宝一起制订时间表,孩子对于自己参与的事情,更愿意努力去做好。 方法5严格守时,父母要做好榜样 爸妈严格守时,孩子潜移默化就很容易做到;父母不守时,孩子自然也就认为没必要守时,甚至故意不守时。为了孩子的成长,爸妈要率先垂范,平时办事严格守时,有事耽搁要提前告知,并请对方谅解。 关于守时Q&A 孩子一直很守时,可是他约小伙伴时,别的小朋友却不守时,他觉得很受伤,怎么办? 给孩子树立荣誉感。举一个儿童合唱团的例子,里面的孩子都被称为“天使”,他们不和别人比,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像天使一样做到最好,因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些孩子走上社会以后,确实会比同龄孩子更自信更出色。给孩子适当的荣誉,让他跟做得好的孩子比,这样他的心理会平衡,并不断进步。 孩子特别磨蹭,吃饭慢,收拾书包慢,穿衣服慢,常常迟到,有什么好方法? 孩子确实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孩子性子急,有些孩子动作慢,这很正常。如果孩子日常动作慢,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方法,慢慢提高速度,但不要催他,更不能因此骂孩子。有时间限制的事情,可以将闹钟按孩子的节奏设置好,多给孩子留一些准备时间。 我们制订时间表了,孩子开始做得挺好,后来就放松了,现在又经常迟到,怎么办? 这种情况,父母要总结经验。开始时孩子能做好,说明时间表有效,但没坚持住。没能坚持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孩子的持久性不够,等热情退却后,就容易出现完成不了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可适当降低要求,增加弹性时间;或者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守时,答应给孩子买玩具、去野餐等等,但奖励并没有及时兑现,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守时。如果是类似情况,父母要进行弥补,重新建立孩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