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小到大,我就没怎么上过美术课。唯一有深刻记忆的是初中老师拿了一个石膏椎体让我们画,我画出来的那个锥体让我“刻骨铭心”,从此把画画“外包”给我的同桌(他出身于画画世家,画什么都易如反掌)。我后来反思:很可能是我们两个画出来的椎体差别如此之大,才让我完全放弃了美术课。 拥有美学意识很重要 对于美,对于美学,我这个所谓的“学霸”其实一直很自卑。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美的重要性呢?大概要追溯到我从学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开始自己完全独立生活的时候。小到个人穿着,同样的服装,审美能力强的人可以把它穿出明星范;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君不见,现在的化妆品已细分到什么程度,那么多品牌种类,再多也没关系,只要能让人好看,一定会被照单全收,因为人们太需要美了。好多行业也是同样,很多新兴品牌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说到底颜值占了很大功劳,因为好看,所以无敌。国民服装品牌为什么都在走下坡路?看看一些国外的品牌就知道了,不是崇洋媚外,但他们在审美上的确很有见地。 一个人的审美真的是很强大的竞争力。吴冠中先生曾呼吁:“美盲比文盲更可怕。”不知道你我身边是不是有这种妈妈——她确实是在用心过日子,会经常晒自己家的一日三餐,素菜荤菜、面包甜点看起来都挺诱人,只是拿来盛菜的器具,总是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隔着屏幕虽然没法吃到,但是光看着就已经打消了一部分食欲。可能也会有人觉得她餐具用得粗糙不讲究,但她说:“盘子的用处是盛菜,不漏不洒就行了,再说了那么好看的盘子、碗一点不实用。”有的妈妈给女儿买衣服,最喜欢买打折的,一买就是几件相同的基本款,不管颜色样式,“小孩子不懂美,而且长得快,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纯属浪费。”这类妈妈,是不是很像我们自己?“美盲”不可怕,可怕的是美盲做了爸妈,教育出同样“美盲”的子女。 我们的孩子缺少美学教育 我们的孩子普遍缺少美育,最近,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我国首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结论就是——我们的孩子美育薄弱。 报告中指出在对音乐的节奏、节拍、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基础要素的听辨上,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52.9%,八年级只有53.8%。在对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与形式、情绪与情感以及名家名曲的赏析方面,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66.1%,八年级只有63.2%。在对色彩、线条、对称、空间等美术基础要素的掌握上,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63.9%,八年级学生只有62.1%。在对美术作品的主题、风格、门类以及名家名作的赏析方面,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67.9%。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音乐、美术的赏析能力差?除了学校的原因,还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育,美盲父母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是有心无力。 那么,“美盲”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先天不足靠后天,我要感谢蒋勋老师,他让我重新拾起对美的信心,他说:美,无处不在。所有的美,美术、艺术、绘画,其实都是来自于自然和生活。美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里,稍微提醒之后,就会发现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变成某一种功课,并不见得一定要到学校里去上美学课程,而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去感受……有了孩子之后,我读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书,也包括美学教育,自己也在平时多熏陶多积累。在给予孩子美育上面,还是有些自信的。 我自己最深刻的感悟是:书本知识一定要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父母平日里要多安排时间带孩子们到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参观,让孩子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丰富的多元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等,在立体又自由的审美现场富养孩子,培养艺术感知力,让孩子获得足够的精神营养! 带孩子去美术馆体验美 考虑年龄:学龄前就是看看逛逛,不用费力去讲解,我的孩子在小学前基本没去过美术馆。蒋勋老师说过,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术老师,所以我们去看大自然就好。从上小学后开始,我们有意在亲子旅行中选择一些人文城市,去参观美术馆开始成为我们每年旅行的必选项目。 选择美术馆:我们选择带孩子去看的美术馆,并不是越大越好,名气越响越好,比如今年让我们一家感受最好的美术馆,并不是卢浮宫,而是橘园美术馆。橘园是一处展示印象派画家及后印象派画作的艺术馆,莫奈的《睡莲》就在这里尽情盛放。 父母自己要准备好:最理想的是父母自己啥都懂,次之是父母看书,提前做好攻略,并且在平常生活中多积累,提升自我修养。孩子一年级时,我们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术馆,她问我:妈妈,这个人是谁?那个人又是谁?这幅画什么意思?我完全无法解答,里面太多希腊神话和宗教故事。所以回来后我专门买了和希腊神话相关的书籍,又翻出同事、朋友送的圣经仔细研读。我经常出差,但每到一个城市,可以不逛街、不购物,但我一定会争取抽出半天时间,去这座城市的美术馆看看。看得多了,慢慢就有了积累。 兴趣第一:美术,乃至于艺术都具有与宗教同样的功能,让人心归于澄明和至善。一个浮躁的人、急于求成的人、功利心很强的人是无法深入到艺术的深处,领悟精髓的。同样,美学教育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兴趣是孩子学习一切事物的基础,在美育上,家长的根本职责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