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如果看到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往往会非常紧张;看到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或是不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总会有些担忧;但是对于孩子随便把玩具扔到地上,吃饭时挑食把饭菜撒到外面,外出游玩时随手采摘花草等行为,却轻描淡写,并不放在心上。 这些,真的是不重要的小事吗? 把玩具扔到地上是不爱惜物品,挑食把饭菜撒到外面是不节约粮食,随手采摘花草是不爱护环境。一个不爱惜物品、不节约粮食、不爱护环境的人,如何能够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 一群日本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香港的乌溪沙沙滩游玩。离开时,孩子们不但没留下一点垃圾,而且把之前他人留下的垃圾也一并带走,就连沙滩上的玩耍痕迹都被恢复如初。日本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可见一斑。 在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列出了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其中就有“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从社会性教育的角度来看,“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就是亲社会行为,需要家庭和学校从小就加以重视、施以培养。 亲社会行为知多少 所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利己和互惠的亲社会行为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利己和互惠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同情心、安慰、助人、分享、合作,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包括爱惜物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本文所指的亲社会行为,是利他的亲社会行为(以群体为对象)。 以下将通过3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一起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 案例1摸摸霸王龙——爱惜物品 鹏鹏最喜欢恐龙,家里收集了好多恐龙模型和恐龙图书。这天,爸爸妈妈带鹏鹏去参观恐龙展。当鹏鹏看见熟悉的霸王龙时,兴奋地冲上前,伸手不停地触摸。爸爸妈妈则在一帮微笑着看着鹏鹏。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刻制止了鹏鹏的行为。鹏鹏一脸不高兴地把手收回了。 案例中鹏鹏的父母虽然知道展品是不能触碰的,但是当他们看见鹏鹏对于恐龙的兴趣非常浓厚、非常有求知欲的时候,就不愿意扫孩子的兴,而且他们认为触摸不会破坏恐龙,所以就采取了默许甚至支持的态度。恰恰因为父母的这种态度,使鹏鹏在被工作人员制止时怀有抵触情绪。而这种抵触情绪对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是非常不利的。 3~6岁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在这一时期,父母正确的语言引导、自身的行为约束,对于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以及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父母先要以身示范,当看见孩子违反规则时,应立即予以阻止,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如轻轻地拉回孩子的手,告诉他“这里的恐龙是要展示给大家看的,不能摸,我们可以回家玩恐龙玩具”,让孩子了解“公共的”物品和“自己的”物品是不同的,但都要爱护它们。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2不能浪费水——节约资源 在饮水处,朵朵倒了满满一杯水,才喝了两口,就把剩下的水全倒掉了。一旁的凡凡问:“为什么水没有喝完就倒了呀?”朵朵回答:“我喝不下了!”凡凡说:“你要像我一样,喝多少,倒多少。喝完了还想喝,再去倒。”朵朵摇摇头:“那不是又要去排队了?多麻烦!”这时,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表示,把水倒掉是很浪费的,后面的小朋友要喝水,就没有了。朵朵连忙点点头说:“好的,我知道了。” 虽然朵朵在一开始出现了浪费水的行为,但是当同伴劝说她要节约用水、为他人着想时,朵朵也能欣然接受。而凡凡不仅自己能够做到节约用水,还会劝说同伴,表现出了很强的节约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两个中班孩子的表现,都符合4~5岁孩子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通常,4~5岁的孩子对节约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知道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粮食,但是由于年龄还小,行为与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有时依然需要成人、同伴的提醒或是环境的提示。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了“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的教育目标。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比如让孩子做家里的“节能小达人”,将喝剩下的水收集起来用于浇花,督促全家一起进行“光盘行动”等。另外,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相关的图画书或纪录片等。 案例3我的小苗苗——保护环境 已经是一年级小学生的悠悠,又回到熟悉的幼儿园来看望老师、小伙伴,还有她在毕业前留给弟弟妹妹的那棵小苗苗“豆瓣绿”。当她再次看到“豆瓣绿”时兴奋极了,拉着弟弟妹妹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它刚来的时候,只有这么小、这么矮,现在竟然长得这么高了!”“不要给它浇太多水,不然会烂根的。”弟弟妹妹告诉悠悠,他们都很喜欢“豆瓣绿”,还会给它画成长日记。临走时,悠悠说:“‘豆瓣绿’在弟弟妹妹那里被照顾得真好!下次我还要来看它。” 保护环境是亲社会性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包括保护动植物、水源、环境卫生等。3~6岁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单维化、形象化、不可逆等,表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具有三个特征:(1)基于日常生活,即孩子不可能出现远离其日常生活经验的保护环境行为;(2)知行分离,即认知与行为脱节;(3)易发生刻板现象,如倡导节约用水,有的孩子就干脆不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