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质、经验结构及时代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毅翔,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呈现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不断深化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呈现出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理论成果和实践形态均取得丰硕成就的进程中呈现出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结构及作用效力,可将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大致分成根本经验、基本经验、具体经验和实践操作经验四个层次。在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延承和发扬这些历史经验,继续发挥“生命线”和“中心环节”作用,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中国力量,最终促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向全世界更鲜明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在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思考及应答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发展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大课题可以具象化为如何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如何构筑强大的文化自信、如何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如何向世界广泛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现实土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一系列弥足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这些推动中华民族“富起来”伟大飞跃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伟大飞跃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起来”伟大飞跃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基本指导,它们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生命线”和“中心环节”作用,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质

       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1]由此可见,4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的奋斗精神、拼搏精神、探索精神和开放精神,展示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推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第一,40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和推进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改革开放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追求的两大目的之一。这种目的的实现,归根结底在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40年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巨大成效的深刻根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2](P17)改革开放40年,表明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深刻认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工作,说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又反过来保障、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逐渐精准地探索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融合,保障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效率,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来。从此,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开始围绕新的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开启了历史性转折。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3](P8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和要求,又是当时较长一段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宣传内容,有力地统一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9月1日至11日,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程中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在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纠正党风、改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探索和改革。”[4](P311)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开启新时代新篇章,推进实现“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40年发展历程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及服务其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严整统一,最终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

       第二,40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表现出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体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目标的前提性基础。从应然性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应当是科学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本身内含了发展的意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使其保持科学性。从实然性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40年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一直坚持两者统一。首先,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5](P382)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指导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三个“伟大飞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传播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党情和民情,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其次,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基础。“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6](P6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7]改革开放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变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科学性与发展性。再次,40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实效性,从结果上体现了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用什么样的内容教育人民、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人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主要是实现第一个条件,理论只有符合国情、符合实践、符合时代,符合人民利益,才能使人民接受和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促成第二个条件,即如何实现“大众化”——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向人们传播和灌输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工作,不断发展和传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这就建构了第一条件。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能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创设了第二个条件。可见,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人民更容易、更主动、更乐意地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