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概念建构到关联性议题审视

作 者:
卢岚 

作者简介:
卢岚(1967- ),女(汉),湖北省老河口市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
理论与改革

内容提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社会的崛起,既有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社会引发的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解释不足而提出的概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是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野中,观察、审视不同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现象,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隔阂,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与线下”的双向互嵌,“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全面贯通。因此,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概念建构到关联性议题的关注,就是追问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题域,厚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68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8]06-0112-010

       10.13553/j.cnki.llygg.2018.06.012

       概念建构是对一事物及其社会现象本质的洞察与思辨后的凝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必须从概念建构到相关议题进行科学审视。如若仅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的网络嫁接、空间扩展与活动延伸后,就贴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标签,势必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泛化与庸俗化,失去其科学性。为科学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文拟解决:一是互联网究竟是一种媒介工具,还是作为一种力量、动力机制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二是论证网络社会是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它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以及网络社会的相关议题的解决。一旦我们从理论层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运演模式等关联性议题进行全面的诠释,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同时也为新时代网络公共秩序的治理奠定基石。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与实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特性的揭示,即事物的现象(实)与概念(名)相统一。如果“名”与“实”不符,“所指”与“能指”脱节,则表明我们未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对既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梳理,就是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生性话语,为其“实”找一个合适的“名”,以缝合“所指”与“能指”的脱节。

       (一)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互联网”、“网民”、“网络社会”等概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交往空间、组织结构、内容机制等方面要符合网络社会逻辑。这就需要厘清网络社会相关概念,揭示网络社会诸多事实,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奠定基础。

       第一,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工具与媒介形式,更是作为一种动力机制,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的重要元素。“创造历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技术”。[1]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模式与交往方式,而且“将会在社会运动和政治进程中应用。因特网正在成为行动、告知、招募、组织、占领与反占领的优势工具。”[2]同理,网络所激活的“虚拟舆论场”,也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其变革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嵌,虚实转换,以规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板结化与碎片化的窠臼。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媒体介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仅仅作为一种中介转换到动力源泉;对人们内心的塑造,由单向塑造转换为多向社会建构的过程。

       首先,互联网所带来的社会空间结构的符号化与社会行动的缺场效应,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创建带来了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身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是现代社会运演到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必然。

       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互联网技术统合了前现代、现代所有的传媒技术,且呈现出彼此相互交切、融合生长的趋势。一是互联网以信息符码的形式,恣意流动、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重塑个体的认知空间与感知空间。二是网络传播以听觉与视觉等更加感性的符号作为中介,重新建构人们认识与思考世界的基本框架。三是这种重塑的认知方式与意义建构皆呈现出符号化、轻灵化的特征。四是信息传输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接收,形成媒体——个人——社会及不同终端信息的全覆盖局面。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全面覆盖,一个全面的互动与互融的时代到来。诚如鲍曼所说,互联网时代人类诸多方面,都经历着从实体走向符号,从沉重走向轻灵,从有形走向无形的变化。[3]

       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改变日常生活的形态时,模糊了地域之间的界限,为观念沟通与主体间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得日常事务可以在网上完成。互联网为社会科学探索带来新机遇,[4]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带来可能性。

       其次,互联网技术引致人类认识活动三个方面的重大改变,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提供基础。一是从意义建构上来说,由于互联网上的横向交流、互为主体的多维社会关系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内心的塑造过程经由单向塑造转换为多向社会建构的过程。二是从交往介质来说,人类社会之间互动的中介逐渐向微观、无形、即时、便捷、低成本等方向演化。三是从交往方式上来说,随着社会成员从实体交往走向虚拟交往,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也从面对面的在场空间转换到身体隐退后的缺场空间的互动,甚至“线下”行动者受到“在线”思想的影响,却并未感知的一个变化过程。人类认识活动的这些重大变化,必然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局限在自己圈子里自说自话,或者在社会公共事件面前集体失语。更不能在社会热点、难点、敏感问题面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回避问题,乃至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而必须彰显自己的理论权威,热点冷想,冷点热议,平和理顺社会情绪,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第二,网络社会的崛起是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并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无论是传统的迟钝农耕劳作,还是现代机器大工业的标准化生产都将被以“流动”为标志的高速和轻灵的网络时代所替代。“快速、精准、定制化、灵活化的生产方式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色。这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建构提供了重要内容。一是互联网本身的快速(空间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和轻量(交往互动的中介极轻)特征。二是网络社会带来了新的社会展开形式、存在方式和权力关系的变化。这些新现象、新问题,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框架和研究方式难以说明,必须以新的视野,来面对在中国迅猛崛起的网络社会,探究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交往方式、沟通方式,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在“虚拟空间”的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