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8)05-0102-11 提到日本的青年文化,在改革开放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少年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日本青年文化相关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如漫画、动画等所享有的世界级声誉起了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日本青年的生活风格及各种文化现象也随着其文化产品传递到其他国家,对各国青年造成影响。比如,中国年轻人常常使用的“宅男”“宅女”等词汇的源头,便均是出自日本青年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概念——御宅族(日语:オタク)。近几年在中国发展火热的偶像团体,无论是其表演风格还是商业操作,也都借鉴了日本青年的偶像文化。可以说,日本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享乐文化,又或者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及消费文化,给中国青少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青年文化的享乐性或商业性是日本青年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形成的。在我国有关日本青年文化的文献中,刘杰(1992)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青年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前曾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而随着日本经济不断发展并在70年代后逐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青年文化的享乐性才愈发突出,政治性则相对减弱。赵宪生(1997)则从关系性的角度,强调这可视为日本青年文化从集团文化转型为个人文化。陈映芳(2002)在著作中则简述了日本青年文化呈现出个人化特征之后的一些具体现象及问题,并认为日本青年文化的个人化可以被视为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文化整合功能陷入了危机。她还指出,透过观察日本社会中青少年问题的现状,我们多少能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与青少年个人化、问题化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并对我们分析中国青年文化有借鉴意义。 正是鉴于当今中国青年文化的特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再度梳理战后日本青年文化走向个人化的变迁轨迹,作为中国青年文化的参照对象。而与国内同类文献相区别的是,本文将把分析重点放在身为文化实践者的日本青年主体上。众所周知,随着中国消费社会化及信息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青年文化在近年发展迅速。整体而言,当前中国青年文化的活跃度及多样性,可说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突出的时期(马中红,2016)。而在对于中国青年文化现状的分析上,正如研究者们在近期所指出的,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转型,中国青年已经从政治的青年转变成了文化的青年(邓蕾,2016),中国青年文化研究里的政治性在不断弱化、隐形化(戴文静,2017)。这意味着,对于青年文化实践者的关注,即对青少年是如何在生活世界中进行文化活动展开考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邻国日本的青年文化也经历过类似的变化过程,并更早开始通过关注青年文化实践者主体来考察青年文化。因此,梳理以文化实践者主体为核心的战后日本青年文化变迁轨迹,有助于我们更多元地把握青年文化及开拓研究视点。 最后,笔者想对本文的研究角度进行简短说明。本文并不采取对具体的文化作品进行详细解读的文本分析视点,而是选择参照日本的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等方法对日本战后青年文化研究的大量成果进行梳理。理由在于,社会学的根本出发点之一是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放在青年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正是要去考察青年文化的主体——青年们是如何被社会及文化变动所影响,并反过来促使青年文化变迁的。本文认为,这种社会学视角的战后日本青年文化整理最为符合本文的问题意识,也对开始重视青年文化实践者主体的中国青年文化研究有着借鉴价值。 二、日本青年文化主体性的诞生 (一)青年概念在日本的登场 在日本,青年一词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当时,一腔热血投身政治但欠缺理性与文化素养的年轻人被称为“壮士”,而青年则是用来替代“壮士”这一形象的用词。青年在当时被定义为将来要投身于国家建设,但尚需被指导,还未成熟的年轻人群。在这种定位之下,主流社会看重如何以指导者身份对青年进行观察和教化。如在日本大正时期,思想家德富苏峰就曾写《大正青年与帝国的前途》一文,将当时的日本青年分为模范青年、成功青年、烦闷青年、沉溺青年及无色青年。除了奋发图强并关心社会的模范青年以外,其他青年都各有问题(長山靖生,2014)。从此文来看,将青年视为让日本实现现代化及强国的栋梁,并以此作为标准要求青年,是那个时期社会对青年的主流态度。正因如此,当时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文化作品也成为塑造符合国家要求的少男少女的有力媒介。从事日本青年文化研究多年的社会学者宫台真司总结道,大正时期的青少年小说的主题,几乎都是描写少男少女如何克服各种磨难,维护社会秩序。这些小说都是把少年作为日本帝国好男儿的预备军来刻画,把少女作为贤妻良母的预备军来看待(宮台真司等,2007)。这种文化作品里少男少女形象的刻画,一直延续到日本的昭和初期。总之,在日本转型为现代化国家的初期及帝国主义时期,面向青年的文化是完全附属于主流文化的,真正属于日本青少年自己的文化一直没有成型。日本青年文化主体性的诞生,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 (二)20世纪50年代,精英青年文化与大众青年文化的形成 1955年,后来成为政治家的23岁青年石原慎太郎所写的短篇小说《太阳的季节》震惊了日本文坛。此小说描写了一位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年轻人的不羁生活,其情节及人物刻画对大人们心中理想青年形象的颠覆,预示着反抗主流社会对其定义及指导的青年们的出现。带有反抗色彩的青年文化开始逐步登上日本青年文化历史的舞台。青年反抗性的显露也与日本当时的社会整体状况有着密切关联。50年代的日本,外交局面复杂,国内各种政治主张与社会思想相互冲突,派别林立。因此,被日本学者称为政治的10年,阶级斗争的10年。以将来的知识分子,政治家的立场自我要求,受教养主义熏陶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会与政治运动、学生运动产生关联。这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则必然会产生与主流社会的摩擦,批判主流社会的精英青年团体及其文化氛围开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