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会性指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户雅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心理学;张樹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越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已有对攻击的研究常常将攻击分为工具型和情感型两种,前者指将攻击作为一种获得现实报偿的手段,后者强调攻击伴随强烈情感,并希望被攻击方遭受痛苦。但是上述两类都忽略了攻击的社会意涵,难以解释基于价值规范展现的攻击行为,这类攻击行为既没有明确的报偿,也不必然伴随强烈的情感。基于对寄读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表达型攻击类型的存在。对表达型攻击的讨论有助于更好地类型化青少年攻击的类型,从而提供更为有效的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8)02-0122-07

      由于青少年犯罪涉及特殊的对象人群,学术界对青少年犯罪现象一直给予了相当的关注[1],特别是在心理学界、社会学界和法学界的研究中。在讨论青少年犯罪问题时,一个更为基础的概念是攻击行为,许多研究关注了与青少年攻击有关的心理特征与成长环境[2],但较少讨论青少年时期攻击的特殊意涵,特别是其中一类型具有社会性指向的攻击行为,并不能很好地与现有攻击的分类相容,对于这一类型攻击行为的忽视可能会导致高估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反社会性。

      基于上述理论出发点,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对攻击分类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了工具型攻击和情感型攻击,并结合马克斯·韦伯对行为的分类,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性指向问题。本文根据一所寄读学校(原工读学校)的经验案例,构建表达型攻击的基本特征,并与已有的两类型攻击进行比较。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对攻击概念与类型的讨论

      攻击是一个模糊而广泛的概念,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现象。攻击行为的社会判定逐渐成为讨论攻击行为的一个基本共识。而对于攻击的分类,学界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分类。概括来讲,这些分类包括:根据驱力来源不同提出的基于刺激的分类[3];根据攻击的外在特征进行临床表现分类[4];根据手段不同提出的外部—关系攻击的分类[5];根据攻击结果提出的积极—消极两分法[6];根据行为过程提出的冲动—预谋两分法[7];根据攻击的动机提出的工具—情感两分法[8]。其中得到广泛接受,且最受争议的是工具—情感两分方式,而在本文的研究中,更加关注的是对攻击行为动机的探讨,故也延续这一分类方式进行讨论。

      从1970年Feshbach首次提出工具—情感这种两分方式之后,这种分类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不断地补充发展。由于这一分类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不同的研究者均对上述两个概念赋予了自己的解释与扩展,但工具型攻击和情感型攻击有以下共识性的差别:首先,在攻击目的上,情感型攻击以伤害为最终目的,而工具型攻击只以伤害为手段,想要达到的目的与伤害无关;其次,在是否愤怒这一特征上,情感型攻击通常带有较强的愤怒体验,但工具型攻击则较为冷静;最后,在是否预谋这一特征上,情感型攻击是冲动的、无计划的、热血的行为,通常不考虑后果。因此,情感型攻击经常表现出“明知会被惩罚却仍然去做”的特点。相反,工具型攻击是预谋的、有计划的、冷血的,对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会进行粗略的计算,然后选择自认为最优的行动计划。

      虽然工具—情感的两分法在解释动物攻击行为时仍旧是一个简洁且有效的模型[9],但随着研究的发展,拘泥于这种两分法反倒会阻碍对人类攻击的理解和把握[10]。人类不只具有原发的动物行为,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体的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类会发展出一些无论是动机还是手段都更加复杂的攻击行为。很明显,按照现在的标准,有很多攻击行为兼有工具和情感的双重特征。所以,这两类攻击的边界很难确定[11]。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了在“伤害动机”内部也存在差别[12]。有的攻击者仅仅是想完成“打”这件事情,对方的痛苦并不是他真正关心的,Feshbach将这一攻击类型称之为表达型攻击。遗憾的是Feshbach并未进一步详述为什么攻击行为成为攻击的目的,上述分类也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

      本文试图以此作为切入点,讨论表达型攻击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我们选择青少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第一,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身份同一性的建立阶段,有较强的自我认同与获得他人认同的需求,因此自我表达与获得外界反馈的需求也较成人为多。第二,青少年社会化程度低,欠缺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在情境刺激下更可能出现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攻击行为。

      (二)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社会性的考察

      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近几年得到了社会学界的关注[13][14],但是由于攻击行为具有伤害他人的基本特征,极少有研究关注到攻击行为的社会性指向。社会学中常见的对攻击社会性的讨论,主要关注点在于社会环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15],而忽略了对行为本身社会性的探讨。一些文献注意到了攻击的“亲社会性”,将维护社会或他人利益而采取的见义勇为行为称为亲社会的攻击行为[16],但此类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攻击的正向社会功能,而并不讨论攻击的社会性意义。

      如果我们将攻击看作是一类型行动的话,早在1921年,马克斯·韦伯[17]就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将行动分为了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情绪的和传统的。前两者是行动者具有意向性的行为,往往有较为清晰的目标,目的合理性强调行为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判断,根据目标组织自己的行动,而价值合理性则是根据行动者所信奉的价值体系,来决定行动的方式。后两者在韦伯来看属于意向性行为之外的行动,严格的情绪行动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行为,而严格的传统行动则是在一套已经约定俗成的框架下行动,无需行动者自身的行动意象。

      韦伯提出的四类“理想型”行动分类,其中,目的合理性行动和情绪型行动可以在攻击的现有分类中找到对应的概念。但是对于攻击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却鲜有关注。特别是在青少年成长的初高中阶段,由于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价值观间的冲突,青少年群体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形成一种不同于工具型和情感型的重要类型,即基于价值规范展现的社会性指向的攻击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