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18)05-0015-12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知识创新呈现的知识结构复杂、知识交叉性强、投入高、周期长等特点,加上各国的知识创造能力和全球范围内配置知识资源能力的千差万别,使得单个创新主体很难掌握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资源跨越国家边界进行分布和流动。在此背景下,认识国际知识流动的规律、测度及其规模,分析其特点和趋势,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高有效运用和配置全球创新知识资源的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科学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大多以文献的形式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1-2]。在20世纪60年代Jaffe创建“科学引文索引”的时候,他曾间接指出科学引文之间不仅贯穿着观念的联系,也蕴含着知识的流动[3]。1965年,Price首次提出引文网络的概念,用来表征科学知识的流动和传递[4]。随后,OECD对知识流动进行了专题探讨和研究,进一步阐明科学知识的流动不仅直观地反映在科学出版物数据库内的引文信息中,科学论文及其之间的引用关系所形成的网络也代表了论文作者所在的经济体之间的知识流动网络[5]。可见,科学学的研究反复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科学论文的引用过程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引文网络被公认为一个典型的知识流动研究对象[6-9]。因此,本文认为文献被引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知识资源流动的过程,或者说是创新主体配置知识资源的过程。 目前,已有学者基于文献引证关系测度国家间的知识流动现象,大多数在学科领域层面展开[10-13]。例如,Hassan和Haddawy基于能源领域的论文合作数据和引文数据,先提出ISISR相对指标,测度10个典型国家的知识流动表现,在动态视角下对比各国的差异性[14];之后,建立TDM模型进行文本分析,深入比较引用相同美国文献的中日两国论文研究主题的差异性[15]。宋凯等则选择情报学领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DA模型对引文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分析并讨论了中国与美国、韩国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的主题分布和演变趋势[16]。从文献研究的状况来看,多数学者选择在研究方法上设计新的表征指标来评价知识资源的跨国流动以及创新主体的国际化程度,通过统计比较对评价结果的数值变化及时间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对创新主体集群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探究。而且,有学者指出,创新资源流动实质上反映的是创新活动在地域空间以及社会网络空间上的关联效应[17],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知识流动是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过程的具体体现,有必要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概念建构国际知识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再者,针对个别领域的国家及地区间的知识流动格局与特征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知识流动规模的扩大以及创新主体间流动关系的变化,知识流动不断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亟需国家层面的大规模实证研究,以获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针对已有研究不足,本文首先构建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随后通过收集和整理Scopus数据库中1996-2016年的国家间文献引用数据,对国际知识流动过程进行测度并揭示其空间关联特征与时间序列特征,分析主要参与国的知识流动表现及其变化,重点总结中国在国际化知识流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特征及发展模式。 1 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知识流动在微观层面体现在科学论文之间的引用上。Garfield较早运用了科学论文间的引用关系作为知识流动的载体进行研究[18]。在其基础上,后续学者对知识流动的概念作了新的延伸与补充,认为当研究人员表达自身观点、撰写个人科学论文或专利申请文件时,一般都会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即根据需要引用相关的文献,同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创造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知识从一篇文献流动到了另一篇文献中。由该定义可知,知识流动过程涉及知识的发出者、知识的接受者、知识本身3个关键要素,同时包含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两个过程。 此时,若根据每篇论文所属国籍这一属性进行映射,便能得到宏观层面上的国家间文献互引关系,以及国际知识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中,假设B国的论文引用了A国的论文,那么,此时A国是知识的发出者,B国是知识的接受者。当A国的论文又引用了C国的论文时,A国就成了知识的接受者而C国是知识的发出者。由于知识发出者和知识接受者的位置是相对的,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一个国家常常同时扮演两种角色,既发出知识又接受知识。当然,也存在一个国家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或发出者的情况,如图1中的B、C两国。虚线箭头代表了知识流动的方向,实线箭头则是论文引用的方向,二者正好相反。
图1 国际知识流动过程 Fig.1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flow 在探讨上述一般性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建立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总体模型和逻辑结构。回顾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刘云等学者曾明确指出,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创新资源跨越国家边界的分布、流动;各国在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的程度和能力[19-21]。这说明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重在量化全球知识资源分布和流动的数量特征,以及考察参与国家的能动性质进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式。Edquist和Mckelvey在研究区域创新体系时曾强调: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不是要从现实存在的创新体系中抽象出理论模型,分析其最优的运作方式,而是强调比较不同创新体系的运行特点;而且,创新的过程通常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中间涉及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及其反馈过程,所以研究一定要把创新体系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22-23],剖析不同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不平衡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模式,对于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及彼,对国际知识流动的研究同样应当关注不同国家知识流动国际化模式的比较以及国际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结合以上论述,本文建立了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即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国际知识流动的网络特征和演变特征,具体研究国际知识流动的整体状况,各方参与者在国际知识流动格局中的类型定位及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国际知识流动表征量的演化规律等内容,最终探明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知识流动模式的特点,发现问题并提出促进知识流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