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对每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欣喜而夹杂着焦虑的事情。这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也意味着孩子将从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跨入到学习知识,为学业努力的人生阶段。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之长,任务之重,在每个成年人的记忆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迹。努力让孩子走好每一步是父母的心愿,因此当涉及到入学事宜,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会怀揣着期待尽力帮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跨入小学。 妈妈的焦虑 今年九月份,无忧无虑的小不点将背起沉甸甸的书包上小学了。离开心爱的玩具,算着“1、2、3”,念着“a、o、e”,他行吗?老师讲课他能听懂吗?小学单人独桌,没有游戏没有玩具,上课45分钟,他能坐得住吗?和小朋友能相处愉快吗?布置的作业能记住吗?还有考试……这一切他能应对自如吗?听说小学课程学习又快有难,老师不会等孩子,是不是应该报个学前班呢? 这位妈妈的心声或许是许许多多为宝宝入小学而内心焦虑的父母的真实写照,父母总是忍不住担心孩子做不好,不能适应,不能应对新的挑战。 穿破超前教育的迷雾 暑假来临,环顾周边课外机构,常常闪现着小豆包们的身影,他们端坐着念拼音,学算术。或许正是因为无数焦虑的父母,以及对孩子未来适应小学生活的不自信,深怕孩子落后,担忧孩子未来学习成绩差,造就了社会机构幼小衔接课程的抢手与火爆。但是在形形色色的幼小衔接班中,较为一致的做法是,孩子们通常会在入学前将一年级的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以各种方式超前熟悉一遍。 短期看,或许爸爸妈妈会为孩子的进步乃至刚入学后无所不知、轻松应对的状况甚至满分的成绩单感到欣慰,为孩子在一群过河的小马中,提前通过而高兴。但是人生岂止一条河流,后面无数条宽宽窄窄、深深浅浅的河,到底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帮助他们一次次顺利抵达彼岸呢?所以当我们放眼孩子的未来,再去审视当下的抉择时,或许对眼前的迷雾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超前学习带来的弊端 儿童期,是一个热爱新知、喜欢探索挑战的时期,而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孩子又将付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重复再重复,仅此而言,上小学后的课堂对孩子来说将是一个缺乏意义、缺乏挑战的学习过程,无疑会妨碍孩子良好持久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同时,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而超前学习的经历,或将导致有的孩子错误地高估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需要太努力,也可以得到满分,这就是超前学习给予孩子的“学习可以轻而易举”的错觉。因此急功近利的教育必然对孩子造成长久的伤害。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以及协助孩子走过这个时期,顺理成章入小学呢?下面结合笔者女儿杨一的入学经历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幼小衔接应“从长计议” 讨论幼小衔接的话题,我们应明确一点: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骤然冲刺,而是渐进渐成的过程。幼小衔接也是如此。衔接工作一定从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小到什么时候呢?我想可以小到刚刚出生。 举例来说,小学学习任务比较重,长期的读书学习靠的是孩子对读书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这种热爱、这种兴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在家庭乃至幼儿园中常年坚持不懈地带领孩子朗读、讲故事、做游戏,体会知识文化、科学探索带给自己的身心的满足与快乐。当孩子带着这种宝贵的学习特质进入小学,即使碰到暂时的困难,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克服,甚至在略显枯燥的拼音学习与识字过程中找到与知识文化学习之间有意义的联接。孩子会逐渐从拼音学习中找到拼读的规律,从汉字的学习中体会汉字架构的特点等等。例如,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可以玩组词说句的游戏,在学习“baohu”的拼音时,可以用“保护”说句子,并且说得既长又完整,这样孩子逐渐领会拼音所包含的意义,每个词语是鲜活而灵动的,是能够表达思想感情的,学起来自然有兴趣了。 再比如,小学阶段孩子将较多地从事书写活动。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孩子手眼协调,手指能够协调抓握笔杆,并带动手腕进行精细的书写活动,既要有力度还能够控制得当。在幼儿园,这项能力的培养很巧妙地贯穿于日常游戏中。例如孩子们穿串珠、学用剪刀、玩手指游戏、学用筷子,尤其是绘画活动、简单的前书写记录等,都在潜移默化地促成孩子手眼协调与手腕精细书写的能力。所以,当孩子在家里热衷于绘画,从事看似不同于书写的活动时,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它背后的价值并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不是当孩子书写不够顺利,写一写就感到手累的时候,要么埋怨孩子方法不对,要么逼迫他一次次地练习?岂知这项能力在孩子穿珠子、画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到小学写出漂亮的汉字只是孩子无数快乐游戏结果的自然呈现。 幼小衔接点在培养能力 幼小衔接并不是具体知识的衔接,而是孩子独立生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的长期综合培养。 1.适应新环境:热爱向往小学生活 借助小学生的榜样作用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当他意愿独立行走时,会摆脱成人的手义无反顾地向前。当他期待成为一名小学生时,他的目光是自然地投向那些背着书包的同龄人。因此,身边的小学生的故事是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