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江阴一所幼儿园的多名家长称,该园一名老师在暑假中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随后该园28名孩子、4名教职工查出也感染上了结核杆菌,其中5名孩子确诊为结核病。 开学初期看到这样的新闻,家长们的内心又是震惊又是焦虑,各个妈妈群里议论纷纷: “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肺结核早一点查不出来的吗?” “孩子们该怎么办呀?肺结核有多可怕?” “不是说小时候都打疫苗的吗?怎么会不能防御病菌的!” 肺结核到底怎么回事?危害大吗?治疗难吗?什么才是有效的防御手段?今天,我们就来讲个明白。 肺结核到底是种什么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其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肺结核便是人们最熟知的结核病。 至于为什么这次事件中的肺结核一开始没查出来?说到底,还是跟结核菌的致病特点有关。 结核病的致病菌叫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它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小棒状的细菌,可以被包裹在气溶胶飞沫中四处飘荡,被吸入并沉积到肺里时就有可能让人生病。 通常而言,当结核菌被吸入人体之后,绝大部分都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掉,不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这个比例大概占90%。 但有时结核菌特别狡猾,如果免疫系统防御不力,就可能让部分结核菌存活潜伏下来,导致日后发病,这种情况的比率大概占10%。 在5、6月份时,本事件中的幼儿园老师因为喉咙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可能因为症状不典型,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后来由于病情不见好转,并出现了咯血的典型症状,7月份再次就诊,才水落石出,发现原来是肺结核。结核病潜伏起来伺机而动真是令人防不胜防! 判断孩子得病的“3+1” 儿童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以下3点: 咳嗽,持续3周以上的未见改善的慢性不间断咳嗽; 发烧,至少持续2周38℃以上的发烧,并已排除了其他常见的引起发烧病因; 变瘦,体重减轻或生长曲线明显下滑。 然而,有这些症状就说明是结核病了吗?没那么简单! 一项研究比较了结核病患儿与其他肺部疾病患儿的症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体重减轻、慢性咳嗽及症状持续时间方面并没有差别! 所以说,上述症状仅仅是提示需要仔细分析病因,而不能直接怀疑孩子结核。要想搞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是结核,还必须仔细考虑包括完整病史、体格检查和诊断性检查等其他资料。 儿童结核病的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儿是通过接触结核病家庭成员而被感染。所以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诊断时要重点留意近期是否与具有传染性的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被传染了肺结核怎么办 美国CDC和WHO批准的儿童结核治疗指南与成人方案相似,对于没有表现出症状的潜伏性结核感染,使用单一药物治疗即可,而对于活动性肺结核则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和成人不一样的是,小朋友的结核病往往来得迅猛凶险,容易迅速播散并导致严重后遗症,因此及时开始治疗尤显重要。 一旦确定感染,通常根据指示病例(如,接触到的成人结核患者)的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治疗。 咳嗽很久了,要怀疑是肺结核吗 同样是结核病,但不同人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和影视节目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同,咳嗽其实并不是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很多结核病并不怎么咳。 相反,发烧是更常见的表现,还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胸痛。 如果孩子出现咳嗽持续时间大于2~3周,同时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并有相关流行病接触史(接触到确诊或疑似患者),才需要怀疑肺结核,应该做进一步检查。 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被传染 预防肺结核的疫苗叫“卡介苗”。也是宝宝出生后马上就需要打的第一针疫苗,通常在24小时内接种。 为什么这么早就要接种呢?是因为小月龄宝宝如果感染结核的话,病情往往比成人严重得多,常表现为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非常容易导致死亡。 早接种早保护固然好,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非终生免疫,经过一段时间,保护的效果就不那么强了,而且也不能保证接种了疫苗的孩子100%都获得保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开发出效果更好,保护力更持久的疫苗,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进行新的疫苗研发,比如重组修饰的卡介苗、DNA疫苗等。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新疫苗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5个有效手段用以防御 结核菌能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且生命力十分顽强,它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都很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个月或数年。但它对紫外线敏感,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在太阳光直射下经2~7个小时可被杀死。 所以,要有效的防御肺结核,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1.不要随地吐痰和朝人打喷嚏,任何时候随地吐痰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果自己是患者,为避免进一步造成感染,不要把痰吞到肚子里,可以用纸巾包裹丢进垃圾桶。 2.勤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漂浮的细菌数量。 3.勤洗手,把手上沾染的病菌都冲走。 4.收治结核病人的病房用紫外线灯消毒,10W紫外线灯距照射物0.5~1m,照射30分钟具有明显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