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我特意提前下班去幼儿园接儿子桐桐。拉着桐桐的手从幼儿园出来,我照例往幼儿园旁边的街心公园走——这学期开学以来,只要不下雨,放学后桐桐都要和同班的辰雨、畅畅在公园会合,三个人一起玩一会儿再回家。他们一起捉蚂蚁、观察蚯蚓、捡树叶、认识一些植物。公园里有个草坡,他们还喜欢从坡上往坡下滚着玩。虽然每次都把衣服弄得很脏,但看孩子开心,我也就由着他玩。 看得出来,因为有了辰雨、畅畅这两个好朋友,桐桐很满足。他放学后不再和别的小朋友玩,只跟辰雨和畅畅玩。在家里说起幼儿园的事,他提及最多的也是辰雨和畅畅,说他们三个天天一起玩玩具,排队做操时也站在一起。 然而这次,桐桐却拉住我说:“妈妈,不去公园了,我想回家。”我有些意外,问他:“辰雨和畅畅今天不来了吗?”他摇头:“不知道。”我很不解,追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呢?”他有些失落地说:“他们不跟我玩,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原来,最近几天,辰雨和畅畅之间的关系更铁了,都不怎么跟桐桐玩了。我问桐桐怎么回事,他说:“辰雨那天和我吵架了,就说不和我玩了,叫畅畅也不和我玩。”于是我问:“为什么吵架呢?” 桐桐答:“辰雨让我和畅畅去他家玩,畅畅去了,我没去,他就让畅畅不和我玩了。” 我知道辰雨有些强势,喜欢让别人听他的。桐桐曾跟我说过,辰雨和畅畅住在同一个小区,因为住得近,他俩在一起玩的机会就更多,辰雨联合畅畅排斥桐桐就不难理解了。但桐桐被两个曾经的好朋友排斥,每天负责接送他的婆婆并没有在家里提起过。直到桐桐跟我说起,我才突然意识到,最近几天桐桐在家的确没怎么提起辰雨和畅畅了。 为了让桐桐不至于因为失去朋友而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否定自己,我对他说:“辰雨和畅畅在内心还是把你当作好朋友的,只是这段时间他俩有了更多共同的兴趣。其实,即便是每天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有可能在某个阶段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再在一起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朋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人会慢慢远离我们,但也将有另一些人会走近我们。失去一份友谊之后,我们又会获得一份新的友谊。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再说,你可以去找新的朋友呀!”接着,我跟桐桐讲起了自己读初中时,曾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后来因为一个误会我们不再一起玩了。我还向他“诉说”了自己当年的孤独和难过。桐桐听罢说:“他们不和我玩,我也很难过。”我深有同感地问:“是不是还感到有些孤独?”他立即点了点头。 我故作轻松地说:“当然会啦。遇到这种事,谁都会这样。但孤独只是暂时的,等你有了新朋友,就不会再感觉孤独了。” 桐桐似乎不太相信我说的,来了一句:“别的小朋友都有好朋友,我跟谁玩呢?” 我安慰他:“别担心,我相信你很快就会遇到新朋友。” 为了帮桐桐尽快找到新朋友,我每天尽可能地早些下班去接他。把他从幼儿园接出来以后,照例在街心公园玩一会儿,看见年龄跟他差不多的小朋友,我就鼓励他主动找他们玩。最初,桐桐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对他说:“大家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而慢慢熟悉起来的。你是小男子汉,应该主动一些呀!”在我的鼓励下,经过几次尝试之后,他慢慢地变得胆大起来。 不到一星期,桐桐就交到了一男一女两个朋友,他们三个人一起玩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游戏,玩得很开心。我趁机教给他一些维护友谊的方法:比如分享、合作与轮流,接纳和宽容别人,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轻易说诸如“我不跟你玩了,你不是我好朋友了”之类有损友谊的话。有时,桐桐也会在公园偶遇辰雨和畅畅,但他们彼此之间都表现得很冷淡。 后来,桐桐班新转来一个叫栋栋的男孩,大概是初来乍到,和小朋友们不熟悉,栋栋每天放学后都提着一只皮球想找人玩,但小朋友们要么直接回家了,要么三三两两地一起玩,不理他。有一次,栋栋在幼儿园门口喊桐桐。我便让桐桐邀请他一起去街心公园玩。第二天,我给桐桐也带了一只皮球,让他们比赛拍球。两个人就这样很快成了好朋友,不仅放学后一起玩,在幼儿园也一起玩,排队时站在一起。后来栋栋主动提出和桐桐轮流带球,他们两人共同玩一只球。 一次,辰雨和畅畅见他们拍得起劲,觉得很有意思,也凑过来看。回家的时候桐桐对我说:“妈妈,辰雨和畅畅又跟我做朋友了,我现在已经有五个好朋友了。”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和两个月前那个因为失去友谊而沮丧不已的小男孩判若两人。我想,这段时间经历过友谊的失而复得,桐桐一定对友谊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定能更加理性地面对朋友,妥善地处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