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开朗、独立、果断、坚持、有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始终是宝宝性格培养的目标。 张女士来医院咨询,问孩子性格内向该怎么办?她的孩子果果今年5岁,在幼儿园老师口中被描述为“特别不爱说话,性格非常内向”。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诱导性的提问,很多孩子都是积极响应,恨不能第一个回答。可果果总是一言不发,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没有关系。即便老师叫到她,她也是非常胆小,甚至说不出话来。 “我们在家里也问过孩子原因,试图进行心理疏导,但孩子的性格就是这样。我跟孩子的爸爸都不是内向的性格,果果这是像谁呢?我们该怎么办?”张女士焦虑地说。 不同阶段,给孩子最需要的 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内向的孩子,并非全是坏处。妈妈们知道吗?从出生到其性格基本成形,孩子要经历5个不同的性格特征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孩子被满足的状况,也可能对性格形成意义重大。 婴儿期:信赖VS不信赖 这个阶段,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的给予,才能及时得到满足。如果婴儿与亲人之间没有建立一个依赖关系,就会产生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出现情绪问题,如烦躁、哭闹、难以安慰等。此时的宝宝年龄太小,还不能理解成人的意图,因此父母应该经常用简单明确的声音和爱抚的行为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可靠。 幼儿期:自主感VS羞愧 著名教育家乌申那斯基曾说:“一个人即使活到80岁,也能看到他5岁时的样子。”很多研究也显示,3岁前,宝宝的性格就已经形成。这说明,幼儿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宝宝怀疑和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但饮食、睡眠、大小便等还要依赖成人,理解能力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宝宝既有自主感,又有依赖感,即“违拗性”与“依赖性”交替出现。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特别关注,给予必要的鼓励和纠错,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学龄前期:主动VS内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对新事物的认知欲望进一步提高,主动意识加强。但当主动的行为遭遇失败时,便可产生内疚与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学龄期:勤奋VS自卑 进入学校,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进一步增强,接触的人、物和环境都大大扩展。当孩子发现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有驾驭的能力,会得到大家和社会的认可时,就会信心满满。如果孩子不能发现自己勤奋、努力的潜能,则将产生自卑感。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并化解掉,同时积极引导孩子向上的一面,防止太自我。 青春期:身份感VS身份混淆 青春期的孩子,其体格发生显著变化,认知能力和社会感明显增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掌控力,觉得自己长大了,和父母一样是独立的个体了。但事实上,对待事情、处理问题又不稳定、不全面、不甚清晰明朗。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身份紊乱。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敏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并关注其自尊心,否则会导致孩子叛逆。 基于每个阶段孩子的性格特征不同,父母应在每个不同的性格形成时期,根据其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培养。而活泼开朗、独立、果断、坚持、有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始终是宝宝性格培养的目标。 言传身教,形成良性循环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第一,父母亲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平常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举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采取民主性教育、教养方法,正确、积极引导孩子,及时解决孩子碰到的困难,疏导孩子的心理,消除恐惧感,使孩子形成乐观、活泼、向上的健康性格。 第二,在日常生活如吃饭、穿衣、洗脸、大小便等,和精神生活如人际交往、自信心等方面,多鼓励孩子,培养其独立完成、果断处理、团结协作的特性。同时,要让孩子意识到,做如何事情都要有节制,要逐渐学会自觉约束自己,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第三,言传身教,在平常的每一件小事上都要注意培养孩子坚持、不放弃、善始善终的个性,勇敢面对困难,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了解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知方面、艺术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形成性格发展的良性循环。 负面性格,破解有招有式 宝宝哭闹:有的宝宝动不动就哭闹,惊天动地,不好安慰。此时,应该看看宝宝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比如饿、困、大小便、病等,需要一一去排除。其实宝宝从刚出生时开始,就是很聪明的,虽然不会说话,但很多时候都会以哭闹这种负面情绪来表达自己。如果宝宝没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但还是不停哭闹,此时一定坚持原则、狠得下心,不要宝宝一哭就抱、就摇晃、就哄、就妥协。建议您冷处理——继续干别的事情或是安静地在一旁观察宝宝,宝宝“发现”哭吵求不来同情和抱抱,久而久之就会放弃哭吵。对于能听懂话的宝宝,则可以告诉他:“哭完了才理会你。”之后,你可以讲道理来化解宝宝的哭闹,也可以用宝宝喜欢的玩具等来转移其注意力。坚持几次,宝宝就会明白事理,变乖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