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8)05-0120-09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继续策划武装讨袁。云贵起兵后,中华革命党亦加快步伐,试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东等地发动武装起义,以便抢在护国军之前夺取政权。潜伏的革命党人大量聚集于汉口、上海等地,经费则多募自海外华侨。如果革命党人武力讨袁成功,并在护国军之前夺取政权,自可由新政府设法向华侨偿还债务。然而,未待革命党人成功起事,袁世凯却于1916年6月6日患病身死。不论黎元洪依旧约法继任总统,还是按新约法代理职务,讨袁运动顿失斗争对象,武装起义更无法理依据。孙中山也自此开始了将近一年的闲居生活。讨袁活动因袁世凯取消帝制并自然死亡,故目的已达。但中华革命党并未掌握政权,因此对孙中山而言,此次革命亦难称得上成功。而为讨袁革命借贷的债务如何偿还却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革命过程轰轰烈烈,自然备受学界关注,但革命的善后问题,则因缺乏精彩情节而难以吸引研究者的眼球。同样,学界对孙中山的关注,亦侧重于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而其赋闲期间的活动,则成为了研究的薄弱环节。①本文拟以报刊和档案材料为基础,通过护国战争后中华革命党的债务偿还问题,揭示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之间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的暗流。 一、债务问题的由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次年建元洪宪,准备称帝。25日,蔡锷等在云南通电起兵,拉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中华革命党亦加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活动,以图尽早组织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夺取政权。然而,不论是购置军械,策反军队,组织起义,都需要大量金钱支持。对于没有实际控制区域的中华革命党而言,捐款和借款几乎成为仅有的经费来源。孙中山一方面与日方交涉,以出让利权作为交换条件寻求支持②,另一方面加紧海外支部建设,以叶独醒为总劝募员,③积极向华侨筹款。南洋和美洲各地的款项经由中华革命党在日本的总部汇入国内支持革命活动。1916年5月1日,孙中山自日本回到上海主持革命活动。6月6日,袁世凯患病身亡。13日,孙中山致电福建革命军,告知袁世凯死,时局一变,有和平之希望。要求“已占领地方,倘人不来攻,我宜按兵勿动,维持秩序。未举兵者,宜停止进行”。政治问题,等与黎元洪商议后解决。④又致电山东吴大洲、薄子明,告知袁世凯死,国内外形势变化,建议按兵不动,维持地方秩序,等候与黎元洪协商解决。⑤ 袁世凯的自然死亡,让中华革命党的处境非常被动。募自海外华侨的经费主要以发售债券的形式换取,言下之意将来革命成功后应予偿还。债务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有损于孙中山本人在中华革命党中的信誉和声望,更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前景,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孙中山于8月8日致函唐绍仪,请代呈政府发还讨袁借款,其中提到日债共100万元,海外各埠华侨借款170万元。⑥由北京政府代偿中华革命党的讨袁借款,于法于理是否有据可循,自是一个问题。而以北京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是否有能力偿还,则又是一个问题。对于政府的财政情况,孙中山应当心知肚明。9月2日,他在答复郭标的信函中指出:“今大局粗安,对于华侨所捐军饷,应由文提议于政府,请求偿还,以示奖劝,刻已派定廖君仲恺日问晋京交涉此事。至于政府,财政邻于破产,而借款之难,较第一次革命后为甚,则允偿与否,及何时能偿,尚难预料。”⑦10月13日,在致全国同志函中,他概括了六月以来中华革命党的活动目标和办事大略。其中第二条提到要求偿还华侨债券,指出中央财政“支绌万分,前以五百万之日本借款,几酿政变,恐无余力偿吾党历年之巨款,现仍在交涉中”。如果此项借款不能立刻收回,则计划“以别种优越之权利相代,俾吾党侨友不至亏折”。⑧尽管未对政府偿还讨袁军事债务问题抱有很大希望,孙中山依然下令整理票据做好应对准备,并于9月14日函嘱邓泽如结清荷属各埠革命军债,并指示收回的债券当汇存一处,候机会设法寄回。债券数目也要及时结清,以免造成偿还时的麻烦。又为清理公债事致函各支分部长、筹饷局长,告知委任邓泽如清理债券收据数目。⑨10月19日,再函邓泽如,告知从前寄来清册已经收到,并交财政部备案。万一内阁会议拒绝拨款,则只能要求以四川河底机器淘金权作抵押。⑩ 二、舆论哗然的革命债务问题 国会重开之后,党争复起。在会场上中唇枪舌战党同伐异的同时,各派也纷纷利用手中掌握的报纸揭露对方的“阴谋”。孙中山索取偿还一事,也随之被公诸于众,一时舆论哗然。 1916年11月30日,《时事新报》刊发29日收到的北京消息,谓“盛传孙中山、岑春煊、唐绍仪将入京组织大政党。据个中人云,费由元首负担”。(11)同日,《申报》刊载消息,称孙中山向政府索还革命用款,要求280万元。29日国务员有力主照拨者,提案得通过。此外,钮永建索款90万,谭人凤索款70万,正在交涉筹议之中。(12)12月5日,该报又转载《字林西报》消息,透露政府拟向美国借款,孙中山索偿的债务也将从中拨付。12月2日,《时事新报》又刊11月30日收到的消息,谓孙中山索款280万,政府虽然已经承诺,但无现款可拨。孙中山的代表谓政府只须与一凭据,认彼为债券者,何时交款均可。又称有人就孙中山索款事面询段祺瑞,段称国务会议无所谓通过,但也没有不给之意,不过须过问用途。且据财政总长陈锦涛说,“钱是有,在这里,苟允,照数立即可拨”。(13)12月4日,《新闻报》在分析了时下“民党”各派力量的分化组合后,也称“闻组织政党之经费已筹到百万元,此项经费系出诸某某保险公司。外闻孙中山要求政府给予二百余万为解散中华革命党经费,所谓造党经费即出于此。”(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