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杨天石,男,江苏东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共党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兰西、俄罗斯、美利坚等组成协约国。中国的段祺瑞政府在美国和日本的鼓动下,决定加入协约国,与德绝交,对德宣战,中国社会随之分裂为两派。梁启超等支持段祺瑞政府参战,孙中山等则反对段祺瑞政府参战。德国政府积极找寻并支持反对参战的力量。在俄国,支持主张退出大战的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政党;在中国,则支持反对段祺瑞政府参战的孙中山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党人。德国驻华公使辛慈(Paul Von Hintze)在下旗回国前,曾以200万元资助孙中山,孙中山命令时在上海的蒋介石秘密办理,接受此款。当时,在北洋政府的国会中,国民党系统的议员力量较强,孙中山便企图以之为笼子和绊脚石,限制北洋政府通过相关议案,北洋军阀集团则力图解散国会,突破笼子,搬开绊脚石,从而形成维护国会与解散国会的斗争。孙中山在得到德国资助的巨款后,立即运动北洋舰队,南下广州,同时资助在北京的国会议员赴粤,成立护法军政府,发动护法运动与护法战争,反对北洋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即派曹亚伯赴德,建议联合德皇退位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十月革命之后的苏俄,共同成立“中德俄三国同盟”。后来,又制订规模宏大的《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创造性提出“互相为用”“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的伟大设想,企图吸引大战后的外资,振兴中国实业,从而为人类找到一条消除“贸易战争”、进而消灭武力战争的道路。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70(2018)05-0001-10

       一、引子

       1937年4月27日,蒋介石批阅日本人石丸藤太所著《蒋介石传》,发现有许多“不确之处,形同小说”,其中关于蒋介石“投机发财,贡献为军费”一事,蒋介石专门在日记中写了一段辨正:

       此或在民国六年中德绝交时,德使以大宗款项贡献于本党革命之款所误会,以此款由余经手也。

       蒋介石的这一段话语焉不详。同年,蒋介石在《杂录》栏内补充说:

       民国六年,中德绝交,中国加入协商国参战,本党竭力反对。当时德国公使下旗回国,以其在华留余之资金约二百万元贡献于本党总理,资助革命。总理命余极秘密经理此事,即以此款运动北洋舰队,由总理交程璧光率领南下,赴粤组织军政府,而留余在沪主持一切。当时唐绍仪暗示陈炯明向总理追问,此运动海军之款从何而来,总理只答其可问介石自明。及余抵粤军时,陈即向余追问。余乃设辞曰:卖却交易所各股票之所得也,陈乃信以为真。今日世人以余在交易所投机百万元所得资金贡献总理,作军费之说,其或亦由此以误传误而来乎?

       蒋介石的这段日记涉及近代史和中德关系史上的重大事实,为前人所未知,或知之甚少,需要深入探究、考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孙中山反对中国参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的一个青年人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其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意大利等国组成协约国阵营。这次战争,是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中国即宣布中立。1914年8月6日,袁世凯政府公布《局外中立条規》,照会各国驻华使节。同月23日,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于8月23日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迅速出兵山东,攻占青岛及胶济铁路,占领原由德国占有的势力范围。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以大总统身份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中国近代历史进入皖系军阀的统治时期。继起的段祺瑞政府表面上赓续中立政策,实际上逐渐倾向于协约国,准备参战。1917年2月初,德国宣布潜水艇锁海计划,通牒各中立国,于其封锁线内,不准船只往来,美国船只和人员因而受到攻击,美国愤而与德国断交。2月7日,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约见黎元洪和段祺瑞,游说中国政府与美采取一致行动,声称美国政府将给中国以“资金援助”[1]。同日,段祺瑞政府电令驻日公使章宗祥征询日本意见,日方劝告“自以与美取同一态度为宜”[2]。2月8日,北京政府国务院决定,抗议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日本对段祺瑞政府的态度感到满意,外务大臣本野一郎于11日面告章宗祥,深望中国与德绝交后,进一步加入战团,日本政府“必以诚意为中国谋其利益”[3]。北京政府觉得是个机会,章宗祥于15日会晤本野,要求在中国与德绝交后,日本能给予财政援助,并请日本及有关各国同意,中国提高关税,延期偿还庚子赔款。17日,本野对章表示,在中国政府对德绝交后,日本方可向各国代为周旋。此时,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派遣其密使西原龟三来华,商谈中国参战条件。24日,署理外交总长曹汝霖会晤西原,希望日本在中国政府公布对德宣战以前保证做到三项:1、延期偿还协约各国的庚子赔款;2、永远撤销对德、奥的赔款;3、提高进口关税。同时,要求贷款2千万日元,作为宣战的预备金。此后,协约国的驻北京共公使们即“多方诱使中国参战”[4]。

       3月1日,载有华工900人的法国商船亚多斯号在地中海被德舰击沉,542名华工丧生。3日,在段祺瑞主持下,内阁会议通过对德绝交案,同时拟就致章宗祥密电,要求日本政府切实赞助中国参战后希望获得的三项权利。4日,段祺瑞请黎元洪在对德绝交文件上盖印,同时签署拍发致章宗祥密电。黎认为未经国会同意,就与协约国商议参战条件,有违宪法精神,拒绝拍发致章密电。段与黎发生冲突,愤而辞职,出走天津,北京政府陷入瘫痪。6日,段在得到黎元洪“尊重内阁责任”的保证后才回京继任。10日、11日,北京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均以压倒多数,相继通过对德绝交案,决定加入协约国。14日,北京外交部照会德国公使,宣布对德国绝交。4月25日,段祺瑞召集各省督军在北京举行军事会议。段称:所谓参战,无须出兵,只须派出劳工。参战后,可得到日本借款和军械。段祺瑞的这些话大合督军们的心意,会议于次日通过对德宣战案。5月1日,段祺瑞再次召集国务会议,讨论对德宣战为题,20多个督军及其代表闯进会场施压,会议一致决定对德宣战。会后,段祺瑞偕同国务员们向黎元洪汇报,黎仍表示:须国会同意。

       段祺瑞政府的绝交和参战决定立即引起中国政坛的纠纷与冲突,赞成与反对者各持己说,互不相让。梁启超和孙中山分别是两派的代表。梁启超认为“一战”的结果,德国必败,协约国必胜,中国参战,可以借此收回失去的利权,增进国际地位。为此,梁启超不惜加入段祺瑞内阁,以示支持。孙中山主张中国“严守中立”,坚决反对段祺瑞政府参战。

       1917年3月,有英国重要人士会晤时在上海的孙中山,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孙中山经过“详慎审虑”,于3月8日致电英国首相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表示“中国若破弃中立,将于中英两国均有大害”。他以中国“共和肇造,尚在幼稚时代”,经不起纷扰为理由,说明自协约国强迫中国参战后,中国政治家之间已经“争执甚烈”,“今若再生意见,或致引起大乱”,同时说明中国有“排外愚民”和“回教徒”等两种“强固而危险之分子”。倘若因中国对外宣战而激发起他们的“排外心理”和“仇外精神”,就可能出现“戕杀外人”的第二次“拳乱”。这将损害英国在东方的利益,引起协约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为此,他明确地告诉英国首相,他打这通电报,不仅是为救中国,也是为了维系对英国的友谊。电称:“中国处此地位,自不能望其于严守中立之范围外,别有所行动。仆之所以以此项有害之运动唤起阁下之注意者,不仅因区区之愿望欲救中国于危机,亦因对于贵国素具最恳切之同情。”[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