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平等观念话语系统的数字观察 本文以中国近代平等观念形成轨迹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清末民初百年之间,平等观念在政体上推动了由君主专制走向共和立宪,在文化思想上由传统尊卑贵贱差序格局走向人人平等,由此可见平等观念于中国近代思想转型时代①中之重要性。而伴随着上述发展历程,平等观念之内涵与诠释也不断地产生挪移、调整与改变,②虽然前人对中国近代平等观念转型的前行研究不在少数,然往往多从微观的定性视野出发,去勾勒观念转型的点状或线性发展。过去的方法虽然细致,却也易于忽略或简化了平等观念变化过程中之立体多元动态现象,这是目前在平等观念史与中国近代思想转型研究上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 近年来,一门新兴学科——数字人文学(Digital Humanities)的诞生,有望使上述问题获得解决。此方法逻辑是先透过数字人文技术客观地过滤与计算出庞大史料中之资料结构,然后再进一步观察并分析此资料结构中的文本内容,结合定量数据驱动与定性人文分析法,最后描绘出观念转型之轨迹。藉由数字人文技术的协助,研究者可更为宏观地从近代浩瀚的史料中勾勒并掌握观念转型的发展过程。若以本文研究论题为例,过去人文学者在研究平等观念发展时,多是以一位或多位思想家(思想著作)作为观察对象,透过精读视野(Close-reading)去阅读并摘要出一批思想家在论述平等观念时同时提及的重要相关词汇,并从这些相关词汇与平等观念的互动及语意连结关系中,去理解、认知乃至于定义平等观念之内涵及其发展,此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法行之有年,但却因研究过程中全为人文驱动,故在对于思想家(思想著作)的选择上,以及论述平等观念时同时提及之重要相关词汇的挑选上,都因受到主观选择的限制而缺乏科学的可重复操作性,导致思想史/观念史研究法历来都有些不够客观的质疑。 对于质疑,本文尝试结合数字人文技术提出一套思想史/观念史的数字人文研究法,人文学者可透过数字人文技术的协助,尝试去解决并回应上述质疑。思想史/观念史的数字人文研究法之步骤,是从人文研究的逻辑出发,藉由数字技术,快速地撷取出人力所无法阅读完毕的庞大史料中伴随着“平等”观念发展的一群“关键词”,透过这些关键词,人文学者即可进一步描绘出“平等”观念之内涵。③我们曾使用数字人文方法进行过不少研究,在研究经验中确证了时代特征确实可经由时代特有高频措词进行还原与重构工作,由此可说明思想史/观念史之数字人文方法的有效性。④ 而当我们将纯由人文驱动之思想史/观念史研究法,与结合人文与数据驱动之数字人文研究法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本文所使用之思想史/观念史数字人文研究法之特点,即在于可藉由使用计算机工具产生两点突破:其一,突破过去在思想家(思想著作)选择上的限制,可一次性地同时将超越人力所能阅读量的海量史料作为考察对象;其二,突破过去在挑选与平等论述相关词汇时的主观限制,可以先由计算机工具进行关键词丛撷取工作,让研究者可在主观意识涉入前先掌握一客观且整体的共现关键词丛结构,而后再在数据驱动结果下进行人文探索。在上述两点突破下,思想史/观念史研究相较以往就具备了可重复操作性,也能进行更为长时段的“远读”(Distant-reading)研究,⑤在此脉络下,数字人文方法即开启了思想史/观念史研究上的新契机与新方向。 本文在上述的研究目的与关怀下,即以中国近代平等观念形成为题,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⑥中的海量报刊资料为主要文本分析对象,以中国近代思想转型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的三个时期:分别是1895年甲午战后至1900年庚子事变前的戊戌思潮时期,1901年至1914年间的观念学习时期,以及1915年之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观念重构时期,作为本文研究平等观念转型轨迹的三个观察时间段。⑦本文以“平等”观念为主轴,考察了上述三个时期中各自与“平等”观念共现的关键词丛、修辞结构与话语系统之演变轨迹。 首先本文以“平等”作为检索关键词,从一亿两千万字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中自动给出“平等”一词的历年词频使用分布图,见图1。
图1 1830-1928年“平等”一词词频历时性分布图⑧ 资料来源:“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 从图1可见“平等”一词在数据库的资料结构中,于1895年后明显出现大幅使用现象,至1899年有第一波平等论述,而1901-1914年与1915-1924年间则各有一群平等论述。上述第一个小高峰即是对应后文戊戌思潮(1895-1900年)时期的平等观发展,而1901-1914年与1915-1924年⑨的两群平等论述,则分别对应后文的学习阶段(1901-1914年)与重构阶段(1915-1924年)平等观念发展。⑩从图1的初步数据驱动结果中,人文学者可以配合已有知识去思考辨别与过去已知之异同,在数据与人文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数据结果与过去已知研究结果相同,在此面向上,数据结果可以协助人文学者去验证旧说;若是发现两者大同小异,便可进一步修正旧说;若是发现与过去已知完全不同,便可结合数据与人文分析进一步提出新说,而这三点正是数字人文方法能提供给人文学界的三点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