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3-0017-06 米特里·凯塞尔(Dmitri Kessel)近年来因1940年一整套三峡历史影像的发掘逐步被国人知晓。事实上,凯塞尔是世界摄影史上一位颇有声名与成就的知名摄影家。他在《生活》杂志工作期间,曾以战地摄影师身份,穿梭于欧洲民族解放前线和非洲刚果的冲突地区,用影像记录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世界。① 凯塞尔受《生活》杂志派遣,拍摄于1946年的长江三峡旧影,不仅是民国时期三峡自然资源与民间生活的一次显影,更是对三峡视觉文化的一次补白。 一、水电工程的兴建成为摄影行动的直接动因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先生便提出,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实业。据考,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一文,意在引起西方实业界的注意,吸引它们向中国投资。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时,又将上文编译为《实业计划》发表。在这一计划中编有“改良现有水路及运河”一节,其中除阐述了整治长江口至重庆间的航道、建设沿江港埠等问题外,还着重提到了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利开发。 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做了题为《民生主义》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孙中山更加明确地提出,应当在三峡地区建坝发电。但是,为当时的认识水平所限,孙中山只能从航运、水电方面设想,没有考虑三峡建坝的防洪功效。 学界认为,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设想。当时,连孙中山先生自己也被这个宏伟的梦想感动了。他写道:“其所以益人民者何等巨大,而其鼓舞商业何等有力耶!” 1932年,中国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出面组织了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对三峡地区的水利水能资源进行勘察。这是中国历史上对长江三峡进行的第一次水利勘察。该队在对三峡地区进行详细勘察后,由恽震等三位工程师提出了《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在这一报告中提出,计划在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分别修建两座总装机容量为32万和50万千瓦的低水头电站,总预算1.665亿美元。1944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战时生产局顾问的美国专家潘绥提交了一份题为《利用美贷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提议由美国贷款9亿美元并提供设备,在三峡地区修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000万千瓦的水电站和一座年产量500万吨的化肥厂,工程完工后以向美国出口化肥的方法还贷。这个工程当时被命名为“Y.V.A”(Yangtze Valley Administration,译作“扬子江流域工程局”,音译为“扬域安”)。② 时光如白驹过隙,又是十多年光阴流逝。直到1944年5月,世界著名水坝专家、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John Lucian Sovage)博士应中国政府之聘抵达陪都重庆。他来到长江上游,勘察水利资源。萨凡奇因主持设计过号称当时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的美国田纳西水电站设计工作而颇负盛名。 此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早于1940年占领了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三峡的东口南津关也有日寇驻守。在国民革命军长官吴奇伟将军的陪同下,萨凡奇在西陵峡中进行了详细勘察。其后,萨凡奇向国民政府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并在报告的附信中说:“三峡计划之初步报告,是我从事工程40年之一大快事。我能参与研究此项空前伟大的工程,至为欣幸。”③ 在这个报告中,萨凡奇在西陵峡当中的南津关与石牌之间地域选定了坝址,计划中的大坝高度225米,总装机容量1056万千瓦,工程建成后兼有防洪、航运、灌溉的功能。萨凡奇计划,是利用大坝发电为主的综合开发方案。 1945年,国民政府原则上同意了萨凡奇的“初步报告”。同年8月,中国抗战胜利,世界形势与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步入实施流程。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集全国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和交通、农业、地质、科研等部门派员组成三峡水利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首先在四川长寿设立了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并在湖北宜昌市设立了三峡勘测处,专门负责三峡建坝的测量钻探工作。 194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组队进入三峡,对这里进行了地形测量和经济调查;资源委员会也分别与美国马力森公司和美国垦务局就坝区地质钻探、工程设计等事项签署合同。根据合同,将有46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赴美参与设计。与此同时,钻探、航空测量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也随之展开。④ 那个时候,创刊于1936年的美国《生活》正不断以富于形象真实与生动感的摄影图片作为美国人叙述故事的一种革新方式而备受市场欢迎,经过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等人的精诚努力,杂志逐以迅猛之姿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世人留下了这个世界无数的光影形象而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家庭相册”。这家杂志敏锐地盯上了这个直接由美国人参与的中国水利工程题材,决定投掷重金做一个全面深入的摄影报道。 凯塞尔就是在这样的工程建设背景之下,登上了三峡摄影舞台。 二、凯塞尔三峡作品报道属性的转化 凯塞尔是一名俄国出生的犹太人,因布尔什维克分子闹革命,他小时候跟着家人逃往罗马尼亚,后来辗转移民美国。14岁时,凯塞尔的父亲送给他一架布朗尼相机,他一直视为宝物,并由此引发出对摄影的强烈兴趣。凯塞尔在美国以摄影为职业,曾是拍摄广告、工业的自由摄影师,后加入《生活》杂志。三峡之行,被凯塞尔认为是在《生活》工作期间最特别的经历,“1946年,我要去中国拍些故事,杂志负责人威尔逊·希克斯对我说‘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经费,可以,但请不要超过两万五千美元’。”①在20世纪40年代,2.5万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这些钱相当于现在的20万美元”,1993年《生活》杂志一名编辑在谈到这笔款项时说。如若换算成我们今日的人民币,这笔钱也许将达到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