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18)09-0055-16 一、引言 研发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的知识、人力、资本以及新技术等研发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跨境流通(Cantwell,1999)。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将母公司发达的技术知识转移到海外研发分支,支持海外生产基地或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活动(Ronstadt,1978;Belderbos,2003)。随着全球化的出现,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海外研发机构逐渐承担起吸收先进技术知识、获取创新资源的功能(Cheng和Bolon,1993;Kuemmerle,1997;Von Zedtwitz和Gassmann,2002)。如今,研发国际化已成为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拓海外市场和提升本地化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研究了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Kuemmerle,1997;Von Zedtwitz和Gassmann,2002)、影响企业进行研发国际化的因素(Cheng和Bolon,1993;
和Nobel,1993)、研发国际化的选址(Kuemmerle,1997;Kumar,2001;Demirbag和Glaister,2010)、组织结构(Gassmann和Von Zedtwitz,1998;陈劲等,2003)和演进模式等(Chen等,2011)。此外,研发国际化的创新绩效也是该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外学者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已经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并且认为海外研发活动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Iwasa和Odagiri,2004;Penner-Hahn和Shaver,2005;Singh,2008;Leten等,2010;Adalikwu,2011);一些中国的学者也曾以中国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近的结论(Chen,2009;陈学光等,2010;陈衍泰等,2011;曾德明等,2014;钟昌标等,2014;李梅和余天骄,2016;王晓燕等,2017)。这些学者普遍认为建立海外研发机构让跨国企业有机会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与东道国的供应链、竞争对手、消费者、研究机构、研发人才等建立联系,在互动中接收技术知识外溢,直接或间接的利用东道国的研发资源,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Lane和Lubatkin,1998;Inkpen和Tsang,2005)。然而,近年来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出现越来越多不同的结论。比如,Adalikwu(2011)针对德国企业的研究表明,研发国际化的水平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中等数量的海外研发实验室对于创新输出和新产品销售额的增长具有最强的影响。而Hsu等(2015)以台湾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则得到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研发国际化的强度和多样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呈U形关系。此外,Singh(2008)用专利的平均引用量测量创新质量,结果发现研发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会与创新质量呈负相关。为什么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会得出如此多样甚至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结论?每一派学术观点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但是否有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能够解释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作用结果?基于此,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进行理论推演和研究综述,从理论上分析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并在综述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未来研究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启发。 本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在文献搜集环节,借助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和中国知网等中外权威学术数据库,以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Overseas R&D、Globalization of R&D,研发国际化、海外研发、创新国际化等关键词进行一级检索,以创新绩效为研究主题进行二级检索,精选出31篇关键文献。接下来,对关键文献的理论进行研读,提取出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海外研发中心在东道国的嵌入、知识外溢与吸收、海外研发中心在母公司企业网络内部的嵌入,跨国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与创新等。第三步,针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相关领域的文献再检索、探索每个环节内部的作用原理和理论基础,进一步凝练出四个基础理论——知识基础观、社会嵌入性、组织学习和制度理论。最后,基于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原理和“抑制作用”原理,提出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解释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 接下来,本文就研发国际化的创新绩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的综述和展望。我们对此前精选出的31篇关键文献的主题、方法、样本及结论作深入分析,将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结果划分为五类——线性正向关系、倒U形关系、U形关系、S形关系和线性负向关系;将影响这些关系的因素归纳为企业异质性因素、母国环境因素、东道国环境因素和研发网络因素四类。根据第一部分提出的整合性框架,我们对每一类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最终就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四个方向的研究展望。 本文整理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献,通过大量的文献研读、理论推演和研究综述,从知识基础观、社会嵌入性、组织学习和制度理论等视角入手,提出了研发国际化对于创新绩效作用过程的整合框架——能过外部嵌入接收知识外溢、内部嵌入实现知识逆向转移、知识吸收与整合创新,实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由于沟通协调成本增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减弱、外来者劣势等原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当研发国际化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的创新绩效将表现为上升;反之,则表现为创新绩效的下降。此外,由于实证分析的情境不同、对象不同、研发国际化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在进行海外研发活动中的收益和成本的相对大小也不一样。因此实证研究表明海外研发与创新绩效存在多种关系,包括线性正向关系、倒U形关系、U形关系、S形关系和线性负向关系等。最后,本文基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从内外部嵌入性机理、进入阻碍、新情境和新对象四个方面提出展望。本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其商业实践意义体现在指导企业理解研发国际化对母公司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环节和因素,平衡海外研发中心在东道国研发网络和母公司内部网络中的嵌入性,并合理控制研发国际化为企业带来的潜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