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质量与服务竞争情形下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协调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
黄甫,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宋华明,通讯作者(1968- ),男,汉族,江苏新沂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mail:Huaming@njust.edu.cn;杨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东升,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佳伟,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原文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零售商向两个制造商购买产品,在产品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同时作用下,供应链成员的协调运作策略。通过构建一条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应用逆向归纳法以及最优化理论,求解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制造商不合作、制造商合作以及半合作(零售商与其中一个制造商合作)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分析四种合作关系下两种竞争产品关于质量和服务的均衡解,并且分析消费者剩余。运用数值仿真讨论各种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不合作情形虽然不能提高产品的服务水平,但是能够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程度;零售商的集中协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避免制造商之间合作可以为顾客提供较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产品,使顾客收益,增加市场中顾客总量,同时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利润。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12 期

字号: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低层次的价格已经不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管理者必须努力提升质量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因此如果他们对一个零售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满意的话,那么他们将从竞争者处购买。然而,虽然更高质量和服务的产品可以卖出更好价格,但是它也附带更高的成本。与此同时,价格、质量和服务又同时影响需求及供应链利润。因此,价格、质量以及服务的决策对供应链成员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些成功的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建立起顾客对产品的信赖和忠诚。特别地,现如今在很多地方有高质量的进口产品,所以,如果国内企业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那么他们将很难从激烈竞争市场中生存下来。此外,现在有一些强大的零售商(如沃尔玛等)采用多元采购的模式,使得零售商具有决策的先动优势。另外如果制造商过多的提升质量,零售商过多的提升服务必然会导致成本的陡增,故而零售商需权衡对顾客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同时权衡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因此,以零售商作为博弈领导者对多个产品在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的情形下,如何协调相关单元,同时对提高消费者剩余,发挥零售商多元采购的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产品“价格一质量”元素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在关于价格方面,Liu Yuewen等[1]建立了高信誉的卖家比低信誉的更有可能收取较低价格的事实。但斌等[2]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分析并比较了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价格,从电子渠道与传统渠道合作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补偿策略。刘会燕和戢守峰[3]构建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条竞争性供应链,推导不同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分析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产品选择策略,并探讨消费者偏好和竞争程度对产品选择策略的影响。Luo Zheng等[4]研究了在不同供应链权力结构下差异化品牌的最优定价策略。在关于质量方面,Fynes等[5]考虑产品质量性能对SC关系的影响。鲁其辉和朱道立[6]考虑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关于产品质量改进战略联盟策略问题的二级供应链模型。朱立龙等[7]研究了在二级供应链模型中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策略、设计质量控制契约等。Ouardighi和Kogan[8]分析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如何协调彼此的投入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从双方利益角度出发对两种协调策略的优劣进行比较。Rong Aiying等[9]学习了在不同的SC模型中关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并运用案例分析来证明:(1)通用的模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2)在离散情形下产品质量的提高如何用模型来表示;(3)在各种模型中得到什么样的结果。Chao等[10]研究制造商与供应商在二级供应链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进行质量改进和产品召回中的契约设计。范建昌等[11]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是否有助于提高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的问题。马鹏和王海燕[12]研究了零售商公平偏好下考虑质量和营销努力的联合决策问题。在关于价格和质量方面,Moorthy[13]研究了关于市场价格和质量的双寡头竞争。Chambers等[14]研究了在制造商关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的两阶段博弈中,考虑可变生产成本对竞争行为的影响。Xu Xiaowei[15]研究了在分销渠道中关于价格和产品质量的优化问题。Yang Shanlin和Zhou Yongwu等[16]研究了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关于价格和质量的决策。Xie Gang等[17]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的国际贸易MTO供应链模型中产品质量提高与价格的决策。Liu Guowei等[18]构建了需求取决于价格和质量的库存模型,研究了联合动态定价和保存技术投资策略问题。Giovanni[19]描述了在动态环境中在产品需求由价格和商誉决定情形下,关于广告、价格和质量提高的策略。Giri等[20]研究了多制造商竞争的二级供应链的质量和价格决策。Seifbarghy等[21]考虑了产品市场需求依赖于零售价格和质量程度,研究其契约设计。Zhang Hengyun和Hong Dingjun[22]构建了一条由下游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的分散供应链,需求取决于质量和价格,研究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投资和定价决策。但是上述文献都没有考虑服务的竞争。

      当前,运用服务及向服务转型获取新的价值来源已成为国内外制造业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相当明显的服务增强趋势,因此产品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早已上升更高层次的竞争(如服务竞争等)。蔺雷和吴贵生[23-24]对“服务增强”进行系列的研究,同时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服务增强”具有显著的‘质量弥补特征’:以服务质量弥补实体产品质量的不足,特别地,国内制造企业在实施服务差异化竞争战略时,会考虑用大量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投入代替较为昂贵的资本投入。因此部分学者将服务竞争元素引入到供应链中,廖涛等[25]考虑了两个制造商关于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的供应链纵向结构协调问题。Wu[26]、Shi Ruixia等[27]和Gurnani和Erkoc[28]等一些学者将服务和供应链成员结合起来,探讨了关于服务水平的研究。Xie Wenming等[29]研究了只有零售商提供服务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三种协调机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张国兴等[30]研究了关于“价格一质量—服务”的产品竞争均衡与协调策略。朱立龙[31]研究了双寡头零售商分销渠道中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的问题,并分析了零售商增值服务水平、质量成本函数和增值服务成本函数对制定分销渠道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的影响。朱立龙等[32]构建了由制造商、零售商与最终顾客组成的三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制造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的问题。但他们以制造商作为领导者。

      上述研究表明,以制造商作为领导者,通过改变价格策略,提升质量或服务、采用不同的协调策略已成为供应链的有效竞争手段。遗憾的是,很少见,以零售商作为领导者,关于“价格—质量—服务”的产品竞争均衡与协调策略的文献。因此,本文将尝试研究在二级供应链中,当两种产品价格给定,讨论产品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均衡与协调,探讨多元采购的零售商(领导者)使用协调策略,对供应链利润、产品质量和服务、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协调策略(合作关系)对零售商决策、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2 模型描述

      存在两个制造商和制造商,一个零售商R,其中i,j=1,2(后文相同,不再赘述)。制造商i以单位成本生产产品;零售商以批发价从制造商i购买产品,以的零售价格销售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