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在我国20世纪初出现一次浪潮,显示了与既往不同的音乐发展态势。这次浪潮的潮头非常之高,其意义非常之大,影响非常之远,它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发展的真正转型。因此,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一、从学堂开办到乐歌的完整出现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到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时有50多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内中国逐渐睁眼看世界,有识之士觉得形势严峻,如果不图新求变,有可能亡国灭种。贤达们要求学习外国、变法图强的呼声很强烈,并开始有所动作,这期间有魏源的《海国图志》等书籍问世,亦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口号出现。清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局部措施。 (一)学堂的创立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多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得已采取一些“强国”举措。在外国教会学堂的影响下,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北京成立。1862年开设同文馆,最初设英文、法文、俄文、日文、德文等,1867年后又增开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招收学员只限于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任课老师多为外国人,后来师资、书籍、规章制度逐步完善。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1866年马尾船政局开设船政学堂。1875年(光绪元年)的《礼部请奏考试算学折》中说:“今朝廷于闽沪造船,津门造炮,可谓备矣;然工匠依图仿造,纵尽得其所当然,亦步亦趋,势且不及。京师设同文馆,闽沪两厂均设学堂,以讲明算法,可谓求其本矣”①。奏折要求“特开算学一科”“户工二部”,所以礼部请奏学堂在学科上要求强化理科,以成“万世良法”。1879年清政府设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南京水师学堂,1887年设广东陆师学堂和水师学堂。1892年湖北铁路局附设化学堂、矿学堂。1893年后创办天津医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湖北自强学堂,1895年创湖北武备学堂,等等。其中以闽浙总督左宗堂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等最有名,影响最大。这些学堂的建立为中国西式学堂的普及打下了一些基础,也为后来的京师大学堂积累了单科教育之经验。 上述学堂均是带有探索性的部分官办的学堂,还不是一种制度化的全国普及的学堂。 (二)乐歌的出现 近代学堂出现之后,乐歌也逐渐出现。学堂学科科目是先军事,再向工业、矿业、医学、商学等方面不断扩展,如以上所举中与海军有关的船政、水师学堂居多数,武备学堂显然也与军事相关。其他科目也开始出现,如乐歌课等。乐歌首先是在传教士办的学堂中出现②,有些教堂有唱歌课,有的设琴科,有的设合唱课等。后来在中国人办的学堂中也开设了乐歌课。1884年(光绪十年)5月,潘衍桐在《奏请开艺学科折》中说:“大抵机器船政等局,与书院义学同……为今之计,莫如仿照翻译例,别开一艺学科……若考算学舆图者,宜与考文艺相同,更不虑其滋事矣”③。1881年张之洞在山西所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聘请日本教习开办音乐课。1891年,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已经将音乐列入西学课程范围。1898年,由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塾中设置了琴科④。这些乐歌或音乐课的设置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使学堂充满了生机。 1895年4月,李鸿章在日本签《马关条约》出卖中国主权,中国危机加重加深。同年5月2日康有为号召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⑤,提出了“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并在京组织强学会,掀起变法运动。1898年5月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说:“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⑥。在康有为多年努力下,1898年6月至9月清光绪帝下令进行了包括“废科举”“兴学堂”等制度改革在内的“百日维新”运动。京师大学堂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三)学堂乐歌的制度化 1901年清政府江河日下,被迫接受维新派的一些开明主张,宣布即将实行“新政”,允诺实行学制改革。同年,清政府下令各省改“书院”为“学堂”,这就带点制度化的味道了。翌年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等七级,形成了较为完备和系统的教育制度。1902年清政府《钦定学堂章程》第一次以制度形式⑦推出“学堂教育”的概念,但这个政策未付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共同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提出“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这是“学堂乐歌”一词完整的最早出处,这是新式学制⑧的开始。虽然“乐歌”仅是“随意科”,且在学堂中只上“半节”课,但这半节课意义非同小可,它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教育制度的突破,使音乐一举登上教育的历史大舞台。这可以说是在制度上先行“立新”了;清政府“破旧”此时还只是言论上的,真正从制度上彻底的破旧是在第二年——1905年,这一年清政府废除了绵延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从此举国再无“举人”;清政府的“国子监”于同年也改为“学部”⑨。制度改革可谓比较彻底。 这段时间亦可称为学堂乐歌的“破旧立新期”。学制改革,学习年限定为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学堂的课程设置:从课程开设到年级分段,都采用西方新式教育制度的内容。例如教学课程有:修身、格致(相当于物理、化学一类理科)、算术、国文等。学堂乐歌改革还综合了不少国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算数等,即使是学堂乐歌,这种在我们当今来看非常简单的“唱歌”课,对当时很多人来说却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音符的高、低、长、短,不知道歌曲的调式、调性,不知道什么是大调、小调、分节歌,等等。尽管没有那么多的教材供应和那么多的老师做教案,仍然有少数学校以朗读、吟诵来代替乐歌课。而学堂乐歌是人心所向,开设乐歌课的学校逐渐多起来,如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所办的爱国女学中正式设立唱歌课;1903年,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开设声乐、琴科、弦乐、音乐史等课程;1903年,沈心工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南京、浙江等地的中小学堂中开设音乐课⑩,等等。学堂乐歌课慢慢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