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亚洲文会黄河科考:“中国之患”形象的确立

作 者:
王毅 

作者简介:
王毅,1974年生,河南义马人,历史学博士,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 450006

原文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内容提要:

1868年由上海亚洲文会开展的黄河新河道科考活动,系1855年铜瓦厢决堤后西方人士对黄河新河道进行的首次全面科考活动。爱莲斯因领导此次科考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金奖,反映了科考的意义和价值。这次科考不仅回答了当时英美国家对黄河决堤的种种疑问,而且确立了一个近代西方人眼中的负面黄河形象——“中国之患”。这次科考还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的决堤改道。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12 期

字号:

      修回日期:2017-06-18

      中图分类号 N092:K9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24(2018)02-0205-13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堤①,改变了其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转而向北流由大清河入海。黄河改道导致南北大运河商贸中断,引起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注意。1868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倡议下,上海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North China Branch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开展了黄河新河道的科考活动——旨在了解黄河决提的原因、时间、地点以及新河道的航运能力。关于这次科考活动,2001年出版的《黄河大事记》中以“英人艾略斯考察黄河”为题,做了简单介绍:

      是年(1868年),英国人艾略斯(Ney Elias)对黄河铜瓦厢决口后的新道进行了考察,并于1871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公报第40卷发表了《1868年赴黄河新河道旅行笔记》。[1]

      2005年,笔者对这次科考有进一步论述,发现该次科考是由当时设在上海的汉学机构亚洲文会组织,爱莲斯(Ney Elias,1844-1897)主持具体科考活动的。由于贡献杰出,爱莲斯因此获得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金奖。[2]

      如果仅仅是一次旅行,怎么能够获得皇家地理学会金奖?鉴于此,笔者进一步查阅上述两条资料出处的原始文献—1871年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刊》与1868年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刊》。《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刊》刊载的也并非是简单的旅行记录,而是一篇科学考察报告。

      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近代以科考活动而获得皇家地理学会金奖的并不多见,且这次关于黄河的科考活动亦罕为人知,目前中国学界对这次黄河科考均乏详细记载。较之于国内学界,欧美学者较早注意到这次黄河科考的价值,自19世纪后期以来有关黄河的西文论著中多会提到这次科考活动。1870年来华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递交给上海商团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爱莲斯的科考广为人知”,并引用科考结论“黄河下游入海口不具备航运能力”。[3]1895年来华的英国记者盖德润(R.S.Gundry,1838-1924)在其介绍中国的著作中专章论述“黄河”,题目是“中国之患(China's Sorrow)”,并说“爱莲斯的描述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了1851年的决堤情况”。[4]1908年,夏之时(L.Richard,1868-1932)的《中国坤舆详志》在描述黄河及其历史时参考了1868年亚洲文会黄河科考报告。[5]2000年,德国学者阿梅隆(Iwo Amelung)在其《清代山东的黄河河道》一书中再次肯定了爱莲斯黄河科考的价值,指出这次科考首次向世人提供了黄河决堤后的详细情况。[6]2015年,美国学者皮亚茨(David A.Pietz)在其新著《黄河:近代中国之水患》一书中论述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堤后果时以“中国之患”为标题,并摘录爱莲斯的科考结论。[7]尽管如此,西文论著中亦未见到关于1868年亚洲文会黄河科考的专门研究。鉴于此,笔者在重新查阅有关这次科考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论述这次科考的过程及其影响。

      1 科考缘起

      1851年黄河决堤后,信息很快就传播到英美等西方国家。从当时西文资料看,关于黄河的记载主要集中于报刊、外交信函及其他相关著作中。查阅这三类文献,可以看出当时西方对黄河的认知状况。

      (1)黄河决堤后不久,欧美国家很快就得知此事。1851-1856年间欧美新闻报纸都有关于黄河决堤的报道,但都是很短的新闻消息——中国的黄河决堤改道泛滥了,此外再无进一步的描述。在华最为著名的西文报纸《北华捷报》甚至没有专门报道,只是在《京报》摘译中提及黄河决堤一事。直到1857年1月,该报刊出了在华英国传教医生玛高温(D.J.MacGowan,1814-1893)的《黄河干涸现象释疑》一文,由于没有身临现场考察,所以他把黄河决堤的原因归结于1856年华北、朝鲜及日本的地震。[8]此文出现后,引起在华西方人对黄河的关注,1860年前后该报多次刊出读者来信——要求全面调查黄河决堤改道。

      1858年始,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也开始关注黄河决堤改道的现象。1858年4月26日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1811-1896)在该会上做了《长江与黄河》的演讲,认为泥沙沉积、河床上升、大堤失修导致黄河改道,并倡议该会“了解这条举世闻名河流的近期之重大变迁”。[9]1863年,英军科考船在距离黄河新入海口60英里处进行考察后确认“黄河经由大清河流入了北直隶湾”。[10]但直至1867年底,据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议议程显示,英国对华的科考活动主要还是集中于华南、长江及中国沿海航道,尚未登陆山东半岛。

      1860年后,位于上海旨在调查研究中国各项事情的亚洲文会也开始关注19世纪50年代的黄河决堤改道现象。1866年,亚洲文会会刊上刊登的两篇游记中均有记录穿越黄河时的见闻。1865年10月英国来华传教士韦廉臣(A.Williamson,1829-1891)沿运河南下,在山东境内穿越黄运交汇处时留下了关于黄河决堤及对当地农村影响的记载。[11]1866年2月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沿黄河新河道由开封向东北旅行至曲阜,两天内曾两次穿越黄河,但由于“没有沿河上下的船只”,他本人并未实现考察黄河新河道的理想。[12]1867年,该会会刊又刊登了爱莲斯的《黄河古河道及大运河水源》一文,详细描述了清江浦以南黄河河道干涸的现象。[13]

相关文章: